哪怕最後戰敗了,你就敢保證,人家聽你的就能打贏?
不要像當年某個姓常的禿子一樣,人菜癮還大,愣是造出了“優勢在我”這句名言。
當然,要是楊恭這次真翻車了,那同樣也彆指望朱皇帝以後再許他這麼打仗了。
divcass=”ntentadv”朕給伱充分的權力,你同樣也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待。
照例批複一字:“閱。”
正批著奏本,這時,貼身老太監走了進來,躬身說道:“皇爺,樞密使朱大人在殿外求見。”
朱怡炅連頭都沒抬,說道:“宣他進來。”
“是。”
老太監連忙躬身退下。
過不了片刻,朱承訓滿麵紅光的走了進來,腳下的速度非常快,一進門就對著朱怡靈跪拜行禮。
大明朝製,非正式朝會覲見,隻私下裡是不必行如此大禮的。
但朱承訓實在太激動了,甚至都等不到朱怡炅叫他平身,便手捧一封報捷文書說道:“陛下,大捷啊!安慶大捷啊!”
“楊元帥(臨時職務)親領大軍攻破安慶府,偽清總督隆科多敗走長江,我軍大獲全勝。”
“這是楊元帥的報捷文書,還請陛下過目和。”
“嗯?”
朱怡靈聞言,手中的筆瞬間停下,雖心中早已澎湃,但麵上還是不動聲色,接過報捷文書細看起來。
上麵的內容要更為詳細,先是詳細敘述了安慶之戰的始末,隨後是隆科多率領大軍南下虛晃一槍後,迅速退走長江,鄭定瑞部的第二軍撲了個空。
不過問題不大,雖然放跑了隆科多的主力,但是安慶府被第一軍拿下了。
這個瀕臨長江的安徽重鎮一下,接下來就該輪到臨近的廬州府合肥)了。
不僅僅在於廬州東麵是鳳陽,這裡可是從三國開始便是曹魏南下攻打孫吳的軍事重鎮。
更是留下了合肥戰神孫十萬的“美名”。
可以這麼說,誰若拿下合肥,誰就有了戰略主動權。
隻不過,後來曹魏發現一直打不下來,就從主動進攻改為了戰略防守,合肥被迫放棄。
而孫吳同樣因為國力不足,也沒有推上去,雙方就這麼誰也不敢要,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但這不代表廬州就不重要了。
守江必守淮。
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綿長的長江防線有六千多公裡,便是朱怡炅全據南方,也守不過來。
這也是為啥自古定都南京的政權無一有百年國運者,因為南京硬守根本就守不住。
隻有把防線往前推進到淮河一線,南朝才有與北朝抗衡的資本。
換句話說,就是得到了一個緩衝帶。
而要擁有淮河防線,則必須拿下三座重鎮合肥、揚州、襄陽,從這三地擴展開來。
淮河防線,可是直到建國前都還是兩軍爭奪的軍事重鎮。
某個姓常的禿子就是弟中弟,愣是在控製防線的前提下把防線給丟了,反過來還對南京造成了沉重的邊防壓力。
最後楊恭發覺隆科多跑了,而安慶這邊府城丟了,其它府縣毫無反應以後索性也大著膽子動手了。
楊恭直接在文書裡奏稟,由鄭定瑞部的第二軍接守皖南。
第一軍則全部出動,北上去打廬州府。
楊恭還建言朱怡炅,立刻從鎮江府進兵,北上攻打揚州,把這座有錢的軍事重鎮拿下。
如此,控扼江淮,則江南可定。
江南已定了!
朱怡炅看完文書,臉上終於現出笑容。
自從當日驚聞楊恭要孤軍一支要突襲安慶,朱怡炅雖然點頭了,但也是心慌的不行,幾乎每天都心情忐忑睡不好。
現在,這一切總算是沒有白費。
“好!好!好啊!這個楊恭打的漂亮,鄭定瑞、黃殿他們也都打的不錯。此戰,三軍將士更是打的不錯!”
前麵三個好是發自內心的,後麵就是在刻意平衡和照顧眾人的情緒了。
朱怡炅說道:“如此大捷,全賴三軍將士用命。樞密院即刻下去草擬一份此戰有功將士的名單,朕要厚賞這些功臣!”
“微臣領旨!”
朱承訓沒有絲毫怠慢,急忙應承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