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殺官造反
南贛,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單指江西南部。
最初是由明弘治十年設立,全稱“巡撫南贛汀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
駐地贛州,轄地包括了江西南安、贛州,廣東韶州、南雄,湖廣郴chen)州,福建汀州。
直到康熙年間才正式撤銷南贛巡撫這個行政區劃。
時至今日,南贛基本與贛南意義等同。
就連南安府也被劃歸贛州,南贛成了名副其實的南贛。
南安府,上猶縣。
劉家村,村民劉五家聚集了一夥人。
“劉老大,這狗日的官府又在搞什麼加派了,這是真不打算給咱們活路啊!”說話之人名曰李狗,同樣是這劉家村的村民。
李狗話音落下,另一人跟著附和道:“官府不給咱們活路,與其就這麼餓死……劉老大,你帶著兄弟們,咱們反了吧!”
“是啊!劉老大。”
“反了他娘的,大不了碗大的疤,二十年後又是條好漢。”
“……”
眾人七嘴八舌,造反這個詞在他們嘴裡好似家常便飯一般簡單。
他們口中的劉老大,自然是順劉五。由於家中排行老五,才起了這麼個名。
若按正常曆史邏輯,這家夥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出意外的話要麼餓死,要麼造反,然後再被清廷光速撲滅。
甚至都不配出現在史書冊,至多也就是在地方縣誌裡留下寥寥數筆。
諸如“上猶民亂,官兵殺敗,斬首千餘級”,那千餘級中的一員。
不過現在,伴隨著明軍殺進江西,這情況似乎也開始不一樣了。
南贛官府橫征暴斂之下,整個南贛地方的百姓早已是怨聲載道。
而連帶南贛總兵李登科在內的南贛地方官,又不想乾脆利落的投降,都抱著僥幸心理,還想看看能不能與明軍談個條件。
這便導致除了官府高層,便是底層小吏清兵,都以為上麵是打算死守南贛。
劉五沉默片刻,忽地抱拳說道:“承蒙諸位兄弟如此看得起,那我劉五自然也不可白白辜負兄弟們的一片信任。“
“今年咱們本就已經交過稅,先前加征什麼平賊錢也就算了。結果這才多長時間,這便又要加派,還比之前那次還要多。”
“便是割韭菜,也得等長過一茬再割吧!這狗韃子的朝廷就是不想給咱們這些人活路啊!”
“既如此,那我劉五也不是等死的,今日便在此與兄弟們歃血為盟。”
“咱們反了!反了這狗韃子的朝廷。”
說罷,瞬間全場歡騰,他們今天聚在這裡,本就是奔著造反來的。此刻做出決定,自然無一人開口反對。
決定既下,又共飲血水,劉五沒再閒著,當即給眾人派發任務。
接下來幾日,眾人不斷於村中串聯,專挑那些村裡最窮苦且交不起加派錢的戶口,對這些人大肆宣揚“等貴賤,均貧富”等口號。
還說明軍已在贛北集結由十萬大軍,不日就會南下,這南贛的狗官已成籠中困獸,死期不遠。
這話半真半假,反賊大軍殺來江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具體來了多少兵,什麼時候南下,甚至南不南下都是未知的。
總之,全靠倆字,忽悠。
可勁的忽悠。
劉家村除了村長一家還算有些文化,大多都是窮苦百姓,能懂個屁,稍微一忽悠就得被懵的團團轉。
過不了五日,縣裡的官差再次進村,並開始挨家挨戶催逼加派,交不起錢的全部拉去做苦役。
“官府這是不給咱們活路啊!”時刻關注的劉五扛著鋤頭來至村頭,對著全村大聲呼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