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南安北亂
大明建武元年,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
自江淮防線被明軍攻陷以來,整個江南乃至南方都進入了難得的安定期。
隆科多敗退湖廣,現在駐兵武昌府,準備將整個武昌打造成像安慶那樣對抗偽明的前線陣地。
武昌不僅是湖北省城,在地理交通上更是三江交彙點。
這意味著武昌的水運交通極為便利,交通的便利意味著戰略地位的重要。
先前的安慶雖也是臨江大城,但卻是位於江岸一側,一旦兵力空虛就很容易被突襲。
渡江攻打池州固然是他太衝動,同樣也是在於安慶的江防漏洞太明顯。
不過這次,退至武昌的他不會再犯先前那樣的錯誤了。
經過之前的池州攻防戰,隆科多發覺自己編練的這些淮軍那些安慶練軍),戰鬥力雖優於尋常綠營,但兵力還是太少。
且,由於訓練度還是不足,故而整支淮軍的火器裝配率很低,基本隻能靠白刃戰。
這對於擁有大批火器裝備,還有開花彈這種形似妖法的特殊火器配備的偽明軍隊而言,無疑是個致命缺點。
好在隆科多也掌握了偽明妖法開花彈的秘密,率領大軍抵達武昌府的當日,隆科多便強勢接管了整個武昌的城防以及官僚係統。
湖廣總督滿丕不服氣,還想上折子參隆科多一本。結果被隆科多以通明謀逆為由,當場一擼到底,人也關押進了大牢。
隨後便是派人大肆搜查滿丕府邸,通明謀逆的證據沒抓到,倒是查到了滿丕帶頭貪汙的證據。
這些證據被隆科多一封奏折送到了京城,連帶滿丕的貪汙所得全部充作軍姿。
湖北巡撫納齊哈、偏沅巡撫就是湖南巡撫)王之樞當場認慫,會同兩湖布政使、按察使等大小官吏全部倒向了隆科多。
偏沅巡撫即湖南巡撫,雍正二年正式改名。
這個王之樞算是最後一任偏沅巡撫,而且還是個老倒黴蛋。
這人做偏沅巡撫前,一直都在各省學政以及科舉主考官中來回打轉,直到康熙五十六年才被特彆提拔為偏沅巡撫。
然後,王之樞見到湖南賦稅太重,就上折子請求降低賦稅,結果由於沒有理政經驗,下麵的官吏瘋狂吃拿卡要,然後朝廷追責下來。
王之樞作為巡撫,理所當然背鍋,五年巡撫屁都沒乾成就被擼掉了,還被勒令補齊湖南欠款,直到雍正十年才被赦免,同年客死湖南。
可以說,隆科多這次敗退湖廣,反而還救了他一波,因為最遲明年,湖南的賦稅虧空案子就要東窗事發。
……
隆科多靠著手下兩萬淮軍,一萬新軍,外加五千八旗步軍的武力威懾下,成功控製了兩湖地區。
隨即,隆科多便開始對湖廣綠營進行全麵裁汰練新。
前麵的數次敗仗讓他深刻認識到,這些南方的綠營兵就是純垃圾。留下來不僅打不贏偽明反賊,反而還會帶崩自己的精兵。
一番裁汰練新下來,湖廣綠營過半的軍隊都被轉為民夫和苦役。
這些人雖然都是軍隊裡的老弱,但畢竟也是正兒八經訓練過的,哪怕戰鬥力極差,那也比尋常百姓強。
真要遣散了,很可能會生事。
好吧!
隆科多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這樣大規模的裁汰練新,破壞原來的地方駐軍係統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而對湖廣綠營全麵裁汰練新的同時,隆科多又參照先前的淮軍,同步於兩湖地區大肆募兵擴軍。
新軍的名字都已定好,就按著淮軍名字來,湖北的叫鄂軍武昌在唐宋時叫鄂州),湖南則為湘軍。
湘軍提前問世了。。
而以後的軍隊模式,則暫定為八旗步軍為核心,並且逐漸轉為他隆大帥的私兵。
綠營裁汰練新後的新軍為精銳,畢竟是職業士兵,底子肯定要更好,然後是地方募兵來的淮軍、鄂軍、湘軍為主力。
以隆科多的估計,至少要在兩湖地區練兵十萬,如此才能抵擋的住偽明反賊的進攻。
至於反攻回去,怕是還得看朝廷和皇上那邊。
divcass=”ntentadv”畢竟,他大清最精銳的西北邊軍、直隸八旗、蒙古八旗、盛京八旗,還有索倫兵可都還沒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