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太平盛世”
建武元年。
十月。
天下太平。
先前錦衣衛的大規模行動,無數官員落馬,其中甚至還涉及到了六部大臣。
但最終帶來的影響雖然有,卻不是很大。
皇帝對百官的彈劾奏章留中不發,加上內閣雖然放任,卻又完全置身事外,已然讓百官知曉了到底怎麼個情況。
世上不乏有聰明人,而且不少,自然明白該怎麼做。
反正落馬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真正的大體量沒幾個,而且一個蘿卜一個坑,上麵有人下來了,那位置不就騰出來了。
先前搖旗呐喊,也隻是出於對錦衣衛的天然敵視,加上以為上麵的大佬會站在他們這邊。
朱怡炅一切都看在眼裡,但也沒有點明。
有些時候,就要難得糊塗一些。
尤其這還是開國初期,滿清還未討平,內部可以清理,但還不宜大動乾戈。
所謂潤物細無聲。
好在這次的腐化也不算壞事,雖然腐化到了中樞,但也提前被他知曉,整體爛的並不嚴重,隻能算是些細枝末節,切掉就沒事了。
涉事官員包括家屬男丁,已經全被送去礦場與先前的八旗俘虜為伴。
按照明軍礦場的工作強度,加上這些人的夥食水平,大概率是沒法活著出來了,出來了也活不了多久……
女眷則幸運一些,正好軍隊裡的單身漢比較多,全被強行配給軍隊做妻子。
先前的八旗也是一樣處理,男的拉去挖礦,女的配給軍隊,倒不是朱皇帝心善,純粹是廢物利用。
就連長年在外征戰的楊恭,在南京朱皇帝賞賜的宅子裡,都養著一個旗人妾室。
自然不可能是正妻,就算楊恭想,朱怡炅也不會允許。
這是政治立場問題。
老實說,這些犯官、旗人家眷或許很無辜,但既然投了這個胎,享受了對應的好處,總要付出點代價吧?
……
南京城。
普天同慶。
朱怡炅的皇長子開辦滿月酒了,作為大明皇長子,除非未來發生什麼意外,已經事實意義上的太子儲君。
其滿月酒不僅大明君臣重視,便連天下士紳百姓也頗為重視。
正處於前線坐鎮的楊恭等將領,都難得上奏給皇子慶生。
其實楊恭原本是打算親自回南京祝賀的,但被朱怡炅劈頭蓋臉給罵回去了。
都不用號令,整個南京城大小商鋪,全部張燈結彩,有如過節一般。
除了給皇子慶賀,也是在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吸引客流量做買賣。
皇宮偏殿,朱怡炅時隔半年,難得再度大宴群臣。
跟上次登極宴飲一樣,百官依舊沒吃飽。
這是正常的,皇帝在上,百官哪敢放開吃。
不過無妨,此番滿月酒,實際就是抱皇子出來亮個相,表明孩子很健康,順帶正式確定名字,由玉牒所造牒記錄。
皇長子的名字卻是花了禮部好大的功夫,最後還是找了宣傳部才算是勉強解決。
為啥呢?
因為不合規矩,問題就出在朱怡炅身上。
他這名字,除了一個怡字輩是對的,後麵的炅完全不符合老朱家五行傳承順序。
朱怡炅尊的是朱三太子後裔,而朱三太子甭管是誰,但他肯定是火,那他這個怡字輩隻能是金,不可能也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