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隆大人,咱家這便告辭了,不送。”傳旨太監見隆科多接旨了,顧不上與之寒暄客套,便急匆匆告辭離開。
“公公慢走!”隆科多同樣也沒留他,隻是看著手中聖旨陷入深思。
這聖旨是雍正給他下的。
聖旨的開篇十分不客氣,對著他就是劈頭蓋臉一頓怒斥。
這是肯定的,自己丟了整個江南,哪怕責任不全在他身上,但他作為江南總督,也難辭其咎。
不下旨斥責都說不過去。
而緊接著,雍正又是對其一陣安撫,並順勢冊封他為兩湖、廣西、四川、雲貴六省總督。
當然,這隻是任命,眼下廣西自顧不暇,雲貴動亂,四川要撐著西北邊防,實際能調動的就隻有兩湖財賦而已。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聖旨的後半段,居然是要他明年開春就出兵,東進九江,再伺機順江而下,直取南京。
而雍正則是從北方南下,打通淮水,進兵淮揚。
甚至雍正還在末尾提醒,說自己已經下旨給了廣東的反王林俊,許其世鎮廣東的封賞,要其北上絕斷偽明後路。
三路進兵,合圍張網。
看著這略顯倉促而又荒唐的進兵計劃,隆科多卻又覺得理所當然。
皇上沒有選擇了。
江南的漕運已經徹底斷絕,北方又烽煙四起,全靠湖廣這邊輸血維持,但也隻是勉力維持。
明年開春,基本就是最後的機會了。
不現在趁著偽明立足時間不長,一戰而下,至少也要重創,那後麵就基本沒得打了。
而且,偽明又剛好為他們大清的聖祖康熙爺上了個昭宗順皇帝的惡諡。
皇上此時提出發兵,根本沒人敢反對。
隆科多雙眼微眯:“來人!”
“大帥!”馬上有八旗兵進來。
隆科多說:“傳我帥令,即日起,三軍由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改為兩日一小操、四日一大操,此令曉諭全軍……包括八旗。”
“是!”八旗兵退下傳令。
隆科多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放心,遂即提筆,給偏沅巡撫王之樞發去了一道令諭。
為了防止王之樞陽奉陰違,還專門用上了剛剛到手的六省總督印。
令諭內容很簡單,就是督促和警告王之樞。若是這兩湖錢糧出了什麼問題,或是送的慢了,那就拿他是問。
沒辦法,三日一操改成兩日一操,還是寒冷的冬季。
看似隻是縮短一天,但這訓練強度可是成倍增加。
若是糧食跟不上,士卒們吃不飽,可是真的會練死人的。
在古代,糧餉就是軍隊的根基,這也是為啥南方綠營的戰鬥力會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說說而已,實際上除了吃空餉外,糧餉早被上麵當官的貪墨的差不多了。
吃都吃不飽,恐怕連五日一操都練不起來,再加上將領又往往喜歡將手下士卒當做家奴來使喚。
這軍隊能有個屁的戰鬥力?
所謂長期沒打仗,至多隻能算是直接原因。
就因為不打仗,所以當官的才敢肆無忌憚的貪墨糧餉,然後士卒吃不飽,戰鬥力越來越差。
與之相比,大清的西北邊關就幾乎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原來的康熙、現在的年羹堯那都是真的會砍人。
明軍這邊更是如此。
硬要比較起來,明軍這邊都是完全脫產的職業士兵,不光一日一操,還天天有肉腥,且滿餉、賞賜、撫恤全都有。
雙方單是在軍隊的花費上,就差了好幾倍。
這麼說吧!
朱皇帝這邊一個兵,花費就頂得上隆科多手下起碼四五個兵,至於綠營,那就差的更多了。
明軍能在南方橫掃,也不全靠的是運氣。
突然想起來,日本天皇不是正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