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那家夥是勞什子的朱明後裔。
divcass=”ntentadv”當然,這個原因也有,根本還是在於林大王自身。
林俊雖然稱王建製了,但實則還是老樣子,流寇心性,糧食不夠就搶。
嗯,林俊也曾三令五申,可許多都是跟隨林俊一路起兵追隨到現在的。
憑什麼你林大王當王了,卻不許當初的老兄弟發發財,而若是以搶掠這等小事責罰,難免會讓部眾心聲怨懟。
說白了,現在的林俊與昔年的李自成倒有幾分相似。
林俊冒險稱王,野心作祟,但同樣也有被部眾裹挾的意思。
“大王可是憂心廣西之事?”
似是看出林俊心有氣餒,蘇文澤隨即說道:“而今桂林已下,偽清巡撫孔毓珣畏罪自裁,大王當此時刻合該一紙檄文,全桂唾手可得。屆時,大王坐擁兩廣,隻需選賢任能、整飭吏治、編戶齊民、鼓勵農桑,這兩廣也未嘗沒有帝王之份。”
林俊好歹也是經曆過多次潰敗的,聞言瞬間重拾信心,點頭道:“這話在理,這龍椅,那狗屁韃子坐得,姓朱的坐得,憑啥我林大王就坐不得?”
林大王?
哪有這麼自稱的?
“大王英明!”
蘇文澤有些無語,但也沒有出言提醒,隻說道:“還有一事,大王可還記得年前那偽清特使邀約,要與我大越於今年開春一道出兵,共擊偽明。如今已近陽春三月,不知我大越該當如何?還請大王示下。”
林俊冷哼道:“哼!偽清韃子,不必理會。咱不打他算他命好,還敢命令咱,真當咱是他的狗奴才?”
“大王所言極是。”蘇文澤拱手,不置可否。
他也就是這麼隨口一問,廣西一戰,廣東已無多少實力,錢糧也已隱隱不足,隻能靠搶掠壓榨。
眼下,首要之事便是傳檄全桂,順帶趁著偽清與那明主互攻之機,趕快消化地盤,恢複民生才是。
三國鼎立的故事,蘇文澤還是聽過的。
而今,那偽清便是“曹魏”,明主便是那孫吳,自家大越便是“蜀漢”。
且先叫這“曹魏”與那“孫吳”狗咬狗,自己這“蜀漢”正好坐收漁利。
……
雍正元年。
陽春三月。
武昌府。
不少民間商船被官府強行征調,與清軍長江水師的戰船一起泊於漢口碼頭。
大批成建製的清軍從武昌分批次的出發,每次隻出發幾千人,跟著運糧民夫一起,登上這些碼頭停泊的清軍戰船。
仔細一看,這些清軍的著甲率已然達到七八成,且個個士氣飽滿,體態矯健。
隆科多在武昌準備四個多月,終於是要出兵了。
但他還不知道的是,實際出兵的就他這一路,廣東,額不,是人在廣西的林俊已經確定不會出兵了。
而北京的雍正,雖然迎來了自己的年號改元,但其卻是半點高興都無。
不光是因為接到手的天下已然成了爛攤子,更重要的是北方同樣已經確定無法按照預定計劃,在今年開春南下了。
原因很簡單,雍正手裡不僅僅是沒錢了,他也沒糧了。
北方冬小麥從去年搶種到收成,最快也要五月才能軍糧到位。
湖廣雖然素有天下糧倉之稱,但光是支持隆科多練兵十萬,加上山河四省的賑濟就已是竭儘全力。
總不可能山河四省沒解決,再想著把湖廣也玩崩吧?
再加上北方去年剛鬨過兵災,冬小麥其實壓根沒種多少,到四五月收麥的時候,幾乎確定會大幅度減產。
唯一讓雍正慶幸的,是去年的兵災、饑荒加上加派,已經讓北方人口銳減。
不全是餓死的,也有死於兵災的,更多則是變為了山匪流寇。
北方已經爛掉了。
雍正現在完全是在硬著頭皮,孤注一擲了。催促下麵籌備糧草,順帶確定南下領軍將領。
隻要能把江南的偽明剿了,漕運就可以恢複,漕運恢複,南方的財賦糧食就能通過漕運快速抵達北方。
有了錢糧支持,山河四省糜爛問題可以慢慢平定,西北邊患也能從容應付,就算是西南也不過疥蘚之疾而已。
一切就都還有轉圜的餘地。
推進推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