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鐘琪則在四川節製西北大軍,同樣走不開,而且其才也還未完全展示。
年羹堯倒是已經嶄露頭角,但這人雍正不敢用啊!
不是說他不好控製……嗯,也有這方麵原因,但更多還是在於西北現在離不開年羹堯。
divcass=”ntentadv”隻有他能彈壓住西北那些跋扈武將和大軍,他要是跑回來,西北很容易失控,除非整體調兵回來。
可一不提雍正手裡沒那麼多糧食供應西北大軍,二西北大軍哪怕隻抽個一半,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不要以為現在的準噶爾被滿清摁著捶,就覺得人家已經不行了。
康熙又不是吃飽了撐的,在西北布防二十萬大軍。
而且,西北也不隻有準噶爾,還有青海的羅卜藏丹津。
這家夥在雍正初年就反了,前後參戰兵力高達十三萬,年羹堯都花了不小的功夫才搞定。
但凡雍正敢把西北軍調個十萬八萬出來,青海和準噶爾就得立刻叛亂反攻。
青海蒙古跟滿清是有仇的,因為之前青海蒙古想要康熙給他們封汗,但是被拒絕了。
“張文煥行伍出身,昔年與聖祖爺同征準噶爾,三戰三捷,又兩任雲貴總督,熟理文治,可為帥臣。”張廷玉開口便舉薦。
既是漢臣標杆,自然得按著這個人設來。
一旁,怡親王允祥卻持不同意見:“張文煥雖行伍出身,但到底離軍日久,目前也隻統領幾千漕軍進剿八卦教匪。相比之下,覺羅滿保卻率領直隸大軍多番平叛,加之其又與偽明交過手,應當有些心得,臣弟以為此人或可為帥。”
話音剛落,久不發言的王掞忽然開口,說道:“怡親王所言差矣,覺羅滿保不過一敗軍之將,能領兵平叛已是聖上格外開恩,怎可叫其再統領南下大軍?”
王掞這麼個攪屎棍一出來,馬上就是打開了話匣子。
三人各執一詞,很快互懟起來。
就連一直不講話的嵩祝、蕭永藻等人也插了幾句,顯示一下存在感。
眼看這些人各抒己見,已然打亂了自己事先的部署,雍正不由眉頭緊鎖,又有些無奈。
若不是為了安撫舊臣,收買人心,自己何須抬舉王掞這麼個麻煩東西。
怪不得汗阿瑪要強行令其子代父充軍,還故意冷落嗬斥王掞,估摸著也是實在被煩的不行了。
畢竟,任誰天天一個攪屎棍在耳邊跳,誰都得煩躁。
好在馬齊似是看出雍正心中所思,想了想還是開口打起圓場,說道:“皇上,王閣老、張尚書、怡親王所言皆有理,不若取個折中法子,以張文煥為帥、覺羅滿保為副巾?”
“覺羅滿保經驗不足,難免會有疏漏,而張文煥卻是久經沙場,又在雲貴地方為政十年,老成持重,可為主帥之上選。即便遇到疑難,主副二人也可陣前商議著來。”
這話,既是折中,也是在提醒雍正,奴才知道覺羅滿保是您的人,但一個敗軍之將,終究難以服眾,做個副帥就差不多了。
還是不要奢求太多,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選個能穩定軍心的。
“既如此,那便依馬愛卿所言,著張文煥為南下統帥,覺羅滿保為副帥。此事便這樣,朕意已決,不必再論。”雍正想了想,終是妥協。
張文煥就張文煥吧!
主要也是實在沒人選了,手頭能用的攏共就倆人,覺羅滿保和張文煥。
覺羅滿保仔細一想,也確實不合適。
先前讓其在外帶兵平叛時就暴露出來了,直隸大軍還好,還能鎮的住。
後麵調動的西北清軍,還有盛京索倫兵,完全鎮壓不住。
這也是為啥劉儒漢在跟西北軍和索倫兵正麵撞上以後,還能全身而退的原因。
因為這些清軍在打完劉儒漢後就不願意再追了,深山老林追進去損失大不說,還沒什麼好處能撈。
最重要還是在於太冷了。
而這個張文煥,不僅行伍出身,本人也是甘肅寧夏人,同樣屬於西北清軍體係內,應該是能管得住那幾萬西北軍和索倫兵了。
唉,怪隻怪自己現在無人可用,可用的人不是還沒嶄露頭角,就是不能擅動,動了就得出大問題。
雍正不由心頭歎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