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村民家中的門板都被拆走。
divcass=”ntentadv”清軍掃蕩半天,除了少數來不及逃走的百姓,可以說是收獲甚微。
繳獲的糧食也都完全不夠大軍一日之需。
得到部下彙報,戴坤雖無奈,卻也並未太過生氣。
堅壁清野,很常規的戰略手段。
時間過了正午。
戴坤下達軍令:“傳令下去,全軍攻城!”
“是!軍門。”
淮軍的傳令兵迅速下去傳達命令。
數名軍中鼓手赤著上身開始擂鼓,數麵巨鼓有規律的敲擊。
舉旗清兵向前壓旗。
上萬淮軍迅速著裝列陣,抬起手中兵器,後麵的炮手同樣將炮車往前推動。
舉旗清兵又正豎旗幟。
“兒郎們,隨我殺啊!”
“殺反賊!”
上萬淮軍在各級軍官帶領下,邁開步子朝城門發起進攻。
迎恩門這段沒有護城河保護,所以直接架雲車跑過去就可,後麵的炮手同樣各自推著火炮跟著往前衝。
迎恩門。
城頭的明軍早就嚴陣以待,此刻見到清軍終於開始攻城。
何正親自坐鎮迎恩門,居中發號施令。
“轟轟轟!”
“砰砰砰……”
城頭火炮齊射,濃煙滾滾。
除了部分守城用的鑄鐵炮外,竟還有許多的木炮。
木炮顧名思義,就是木頭做的簡易火炮,是前明就有的火器。
隻把木頭中間鑿空,內裝火藥、石子、鐵彈,再安上藥線,聯於機槽。
火發爆碎,殺傷敵人。
因為簡易實用,故多於守城作戰中應急製作,屬於消耗品。
《武備誌·火器圖說二》記載:“木炮用堅木造式,無論大小,渾鑿空腹,外鐵箍四道,下開線眼,裝火藥杵實,口入黃土少許,次進石、鐵子,藥線穿聯機槽,火發炮碎飛傷,便於守城,事急為易造耳。”
雖然木炮頂多打個兩三發就要報廢,但架不住這東西沒成本,還製作簡易。
明軍早就提前安排城中百姓,到處瘋狂砍樹,並製成木炮,同樣收攏全城火藥執行軍管。
九江百姓被明軍統治以後,都被剪辮易服,這要是清軍再打回來,怕是大部分人都得掉腦袋。
誰也不敢賭官兵的節操。
殺良冒功,把一個縣屠了的都有,到時報個賊寇抵抗頑強,城池付之一炬就行了。
故而,城中百姓守城意誌十分頑強。
城中富戶們也是有錢出錢,百姓則是有人出人,給明軍充當運輸民夫。
淮軍推著雲車、火炮還沒靠近多遠,就已被城頭火炮密集亂發炸的七葷八素。
尤其這些守城火炮,發射的多為霰彈,又是居高臨下。
對密集進攻的淮軍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