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不堪一擊的騎兵
“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
清軍大營,騎兵終於動了。
皇渡渡口敗的太慘,明軍僅用了兩千人,就衝垮了清軍陸續增援渡口的將近六七千清軍,其中多半還是張文煥手裡的八旗勁旅。
兩千綠營騎兵迅速集結,隨即在張文煥的帥令下,向皇渡殺奔過去,而張文煥自己則整備剩餘騎兵還有步卒。
滿清軍隊騎兵比例很高,南方安逸之所不用提,因為南邊自古連馬都不好弄到,但北方的騎兵可就多了去了。
據史載,滿清綠營馬軍比例為三比七,八旗更高,為一比一。
當然,古代馬軍不全代表騎兵,也代表高薪俸的兵卒軍官,但即使這樣,騎兵數量也不低了。
清軍騎兵先行殺往皇渡渡口,明軍早已嚴陣以待。
“藤牌手、長槍手全部上前!”
丁綱一聲令下,明軍迅速變陣,藤牌兵、長槍兵交替排前組成前陣。
火銃營則摸黑來至藤牌兵的後方,列隊抬銃。
清軍騎兵摸著黑也不敢跑太快,直到看到渡口的火把光亮,才下令全軍衝殺。
“衝啊!殺反賊!”
“噠噠噠噠!”
兩千騎兵開始助跑,並且由於是晚上,害怕騎兵掉隊或者迷路亂跑,戰馬都使用繩索勾連。
騎兵作戰,除非是重甲鐵騎,也就是金朝的鐵浮屠,一般騎兵是不可能直接衝陣的。
通常都是依靠恐嚇式衝鋒,普通軍隊基本扛不住大股騎兵的衝鋒,沒衝上來就會自行潰亂。
就連李世民當年虎牢關大戰,也是騎兵側翼襲殺竇建德大軍,製造混亂,使其首尾不能兼顧,這才能以少勝多。
而且,就算騎兵衝陣,實際上隻要一兩層士兵排牆,就能完全抵消騎兵的衝擊力。
這也是後世空心方陣的原理。
這些清軍騎兵雖然也是綠營,但都未經曆過先前的渡淮大戰。
渡淮的綠營敗兵回來,也都被張文煥單獨劃分出來,不與其散播謠言,禍亂軍心的機會。
這也導致這些綠營騎兵對於明軍幾乎毫無概念,隻以為那場慘敗是明軍善守。
“噠噠噠噠!”
“咻咻咻咻!”
兩千清軍騎兵朝明軍軍陣拋射箭矢,這在白天可能有點用處,還能起到威嚇作用。
可現在是晚上,箭矢什麼的根本看不清,又是騎兵騎射的箭矢。撞上明軍的藤牌和板甲,根本無法形成殺傷。
一輪箭雨落下,有如隔靴搔癢。
“放銃!”
火銃營早已抬銃預備,隻待一聲令下就能開槍。
“砰砰砰!”
“砰砰砰!”
明軍火銃齊射,繼而輪射。
不少清軍騎兵被擊中,運氣好的隻是騎士被打中,運氣不好的直接戰馬被打中。然後戰馬開始發狂,瘋狂衝撞旁邊的友軍騎兵。
清軍騎兵使用繩索勾連,本是為了防止騎兵掉隊。但碰上火銃齊射,那就隻能硬扛過去。
除去那些無法反應的被衝撞落馬,剩下的都是經驗豐富的騎兵,直接手起刀落,將繩索砍斷就是。
可扛過了火銃,等衝至陣前,才發覺明軍已經豎起了藤牌,藤牌中間還有長槍。
卻是來不及了,前排的清軍騎兵直接撞上了明軍前陣的藤牌兵,有半數全部當場撞上藤牌中間昏暗塗黑的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