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聲東擊西
武昌府。
城牆一片騷亂。
“偽明大軍打過來了!”
“快……快去稟報大帥和總鎮!”
“都彆睡了,集合,集合……”
長江江麵上,明軍幾乎是大搖大擺的來,到武昌府北岸便登陸。
武昌城牆上的值守清兵就是想不發現都難。
伴隨著城頭一陣雞飛狗跳,沒過多久,隆科多、戴坤一前一後,在親兵拱衛下急匆匆的登上城牆。
隆科多言簡意賅:“偽明大軍到哪裡了?”
有清兵連忙回答:“稟大帥,偽明大軍是在兩刻鐘前抵達,已於北岸渡口登陸紮營,至現在為止似乎還沒有要發動攻勢的意思。”
隆科多聞言,扭頭看了一眼遠處的明軍營地。
距離這麼遠,不用千裡鏡根本看不出什麼來。
隆科多眉頭緊鎖,心中疑竇頓生。
明軍此番興師動眾、勞師遠征,明顯是奔著他的武昌城來的。
可現在都到地方了,不說紮營地選的老遠,就連大軍也不第一時間發動攻勢,反而在那裡建起大營,也給了武昌城頭聚兵的時間。
這是要乾嘛?
不光隆科多覺得奇怪,身後的戴坤同樣隱隱有種不妙,卻又說不上來。
時間就在劍拔弩張之下很快過去。
翌日。
明軍大營仍舊毫無動靜。
不,動靜還是有的,明軍開始加固營盤,並在外圍修築木寨,挖掘壕溝。
沒有木寨、牆壘的軍營都叫營盤,通常都是一圈營帳盤一圈營帳。
有木寨塔樓叫營寨,有牆壘土壁叫營壘。
明軍在修築營寨的同時,也是終於動兵了。
先是大營內的明軍在各級軍官號令下,迅速列陣集結,然後是江麵泊靠的那些水師戰船開始朝著武昌府城快速逼近。
明軍陸師部隊剛從大營裡頭開拔。
“轟轟轟!”
明軍戰船的艦炮毫無征兆試炮。
明軍水師自然是不敢直接橫渡武昌、漢陽之間的長江水路。
這兩府不單是隔江相望,隆科多也早就在當初練兵之際,就提前做了部署。
武昌、漢陽城牆上的江防大炮不說毫無死角,但也絕不是這時代的風帆戰船可以靠近或強闖的。
明軍水師也不傻,就連泊靠地點都是選在武昌江防大炮的射程範圍外。
明軍水師在那裡發炮了,雖然因為距離太遠,一發沒中,但還是驚動了武昌城頭的清軍炮手。
這些炮手從昨天就已經準備多時,如今雖然慌亂,卻也很快開炮反擊。
“轟轟轟!”
“轟轟轟!”
兩邊的大炮就這麼隔著老遠,你來我往,互不退讓。
整個長江江麵都是炮火轟鳴。
明軍靠著火力密集的優勢,還真就給城頭帶來了一些傷亡,但是不大。
最大射程發炮對射,能帶來多少傷亡?
當然,明軍也有幾艘戰船同樣掛了彩。
不過這年頭,除了鏈彈和開花彈外,基本上一般的炮彈除非是砸中桅杆或者火藥室,否則很難對戰船造成毀滅性傷害。
就在明軍水師與武昌城的江防大炮對射的同時,明軍陸師也兵臨武昌城前。
“轟轟轟!”
明軍陸師的大炮率先開炮。
鄭定瑞的西征大軍雖沒有帶上黃殿的第四軍,卻把第四軍的火炮、炮手全拉過來了。
光是紅衣大炮就有足足二十門,其餘輕型火炮更是不計其數。
武昌城頭雖也有不少火炮,但遠程重炮幾乎都在跟明軍水師艦炮對轟,僅有一些幫不上忙的調轉炮口對準了城外的明軍。
“轟轟轟!”
一輪試炮結束,明軍炮手迅速裝填火藥炮彈,第二輪齊射很快而至。
明軍陣地,隆隆炮火伴隨大量硝煙。
“嗚嗚嗚嗚!”
“噠噠噠噠!”
明軍這邊攻城號吹響,數百身著全身板甲的先登營士兵推著數座壕橋,就往武昌城外的護城河跑去。
“傳令,讓炮手開炮!不要讓偽明架起護城橋。”戴坤有條不紊的發號施令。
自明軍登陸之日,戴坤便被隆科多任命為這武昌府城的守城主將,全權負責守城事宜。
而隆科多則順勢進駐城樓,以顯與武昌共存亡之決心。
至於對岸的漢陽府,則被交托給了吳紹安負責。
雖然這吳紹安在九江大戰的表現堪憂,但隆科多實在無人可用,與其再臨陣換將,換的還是新人,不如繼續用吳紹安。
而且那一戰到底也有他隆大帥的責任,不能全怪這吳紹安。
不過,漢陽隻能算策應,與武昌利用江防大炮共同堵死長江水路。
隻要水路不通,那明軍就隻能從陸路強攻武昌堅城。
“轟轟轟!”
清軍開炮了。
一個推橋的士兵被炮彈正中胸甲,在炮彈強大的動能下,明軍的製式胸甲如同紙糊,瞬間變形。
胸甲後麵被撞斷的肋骨刺穿內臟,人當場沒了命。
甲胄再怎麼樣,也是擋不住火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