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回去,說不得用處還更大。
divcass=”ntentadv”明軍戰略大獲全勝,成功將戰線推至漢陽。
隆科多僅帶五千八旗步軍退守荊州江陵),苟延殘喘。
這裡也是荊州將軍、八旗滿城駐地。
湖北如此,湖南局勢更是一團糟。
整個湘南、湘西到處都在叛亂,南贛明軍僅控製湘東半片。
兩湖這個天下糧倉,雍正的半個命根子也完了。
時至今日,南方形勢已然明朗。
……
北方戰場。
清軍大潰,張文煥近四萬西北精兵,幾乎全折在了淮水。
楊恭的第一軍、於可成的第七軍相繼渡河北進。
淮北泗州、宿州、蒙城、潁州全部改弦易幟,江北海州、宿遷亦是毫無反抗之力。
明軍兵至駱馬湖,徐州府直接成為抗明前線。
明軍不是不想再往北,而是整個江北在先前八卦教、清軍來回犁了好幾遍。
不說打成一片白地,那也是流寇四起。光是鎮壓清剿這些流寇,順帶恢複當地民生,賑濟災民都要花費大把的錢糧。
再往北,山東更是好不到哪裡去。
現在北伐,不僅兵力不足,而且純粹就是賠本買賣。
……
雍正終於放棄南下攻明的打算,近四萬西北邊軍都打不過三萬明軍。
而今六萬明軍渡河北進,手裡隻剩十萬直隸大軍,外加徐州張文煥的八千索倫兵以及山河四省地方的雜牌部隊。
這特麼拿頭去打啊!
南北兩路大敗,兩湖地區更是幾近崩潰。
大清已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張廷玉終於不再明哲保身,給出建言:“議和!”
這兩字一出口,雍正卻是並未惱火,甚至馬齊等諸大臣,同樣也沒有開口激烈反對。
此議和非彼議和。
張廷玉所言議和,自然不可能是同南京的朱皇帝議和。
早在戰前,雍正就已派張廷玉幾人名為招撫,實為議和去過一次,隨後不歡而散。
現在吃了敗仗,更加不可能成功。
而就在雍正對明軍發動合圍攻勢的時候,準噶爾現任汗王策妄阿拉布坦,這個滿清頭號大敵剛剛派遣使者向陝甘總督年羹堯遞送了議和請求。
這位策妄阿拉布坦實際是葛二蛋的侄子,葛二蛋被康熙打到病死以後,接了他的班做了準噶爾的新大汗。
其具體成就基本可以歸納為:這家夥是準噶爾的中興之主。
準噶爾橫行中亞的火銃騎兵,就是策妄阿拉布坦給整出來的。
還有盤踞西藏的和碩特汗國也是策妄阿拉布坦強行派兵,跨過了千裡無人區羌塘奇襲滅掉的。
直至雍正年間,策妄阿拉布坦甚至還一度扭轉了西北戰場,兩軍的攻守之勢。
乾隆確實足夠幸運,這位滿清頭號大敵、準噶爾中興之主,到底還是死在了雍正前頭。
史載為暴斃,但按照蒙古人的優良傳統……嗬嗬。
現在,張廷玉提出要議和,這意思幾乎不言而喻。
這一年,雍正王朝風雨飄搖。
寫了一章,不滿意,刪了刪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