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朝鮮黨爭
琉球王尚敬派遣蔡溫、程順則出使中國,還真就隻是來朝覲的。
尚敬王今年才剛二十出頭,親政的年紀,野心可能有。但政治手段還很稚嫩,哪能想到還能借勢壓人?
從先前打聽中國形勢,再到跟明國皇帝哭訴琉球被日本薩摩藩侵占事,全都是蔡溫的主意,程順則也默認了。
雖然蔡溫曆史上開創了琉球黃金時代,讓薩摩藩獲利頗豐。甚至琉球新王登基,薩摩藩還主動幫忙施壓挽留蔡溫。
但這不代表蔡溫就看得上薩摩藩了。
很簡單的道理,要是你有一大筆錢,你是希望自己花,還是希望彆人幫你花呢?
不過蔡溫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天朝上國皇帝是個不講規矩的,居然會看上他們的琉球國。
當然,關於這些,大明這邊肯定不會明著說。
就連鴻臚寺也不會跟他們說,我大明皇帝現在要伱們的琉球國,你們快些回去準備一下,準備好做大明人了。
琉球、朝鮮兩國使節團在鴻臚寺招待所苦等好些天,結果卻是等來了鴻臚寺對琉球使節團的驅逐。
也不能說是驅逐吧!
大明到底還是天朝上國不是。
隻是在勒令他們馬上離開的同時,鴻臚寺官員怒斥琉球國首鼠兩端,一國而事二主,此為大不敬。
還說大明不日便會出兵琉球,問責琉球王與那侵占琉球國的日本薩摩藩。
蔡溫、程順則連忙叫屈,卻還是被趕出了南京城。
“大明居然要出兵,這可如何是好?”程順則憂心忡忡,滿臉懊悔的說道。
蔡溫聽罷,卻是笑道:“大明出兵豈不是正好,那日本薩摩藩不過幕府下一介大名,隻要中國出兵,必可將其趕走。屆時隻要我等誠心請罪,大明天朝上國多半不會追究。”
“沒了日本人,我等便可將各府權力慢慢收回王府,也不必再向那薩摩藩繳納稅賦。”
程順則聞言,點點頭,卻又總覺心頭有些不安。
蔡溫卻是火急火燎:“我等還是快些回琉球,讓殿下做好準備,切忌不可驚動了日本人。”
好吧!任這兩位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朱怡炅要的壓根不是什麼問責,而是整個琉球國。
這也取決於這個時代的先入為主,天朝上國曆來都是最好麵子的,怎會覬覦藩國領土,還是一個彈丸小國。
蔡溫、程順則心滿意足的坐船返回琉球,等著大明派兵來打。
而就在琉球使節團返回琉球,大明這邊樞密院的出兵調令也正式下發了。
此次出動的理所當然是澎台水師還有台彎駐軍。
宣傳部同樣發行邸報,開始大肆宣傳琉球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故土。甚至上麵現在都還有漢人居住,絕口不提這些漢人都是明初才遷居過去的閩人。
不過對此,那些不知情的都真以為琉球是華夏領土,一個個對朝廷舉措拍手叫好。
而知道內情的……更是拍手叫好。
那些知道內情的基本都是些往返中日貿易的海商,而往返中日貿易,琉球便是一條關鍵要道。
大明現在拿下琉球,對他們而言隻有好處。
鎮海縣。
還是那方茶樓。
伊孚九正看著手上最新一期的大明邸報,說道:“好哇!朝廷此番收複琉球,實乃大快人心,當浮一大白。”
一旁的林晉開口提醒:“孚九兄,這裡是茶樓。”
“哈哈!敬之兄,來,我敬你!”
伊孚九笑笑,卻是不以為意,他是真的高興。
雖然他家已開始趁著開海,嘗試拓展暹羅業務,但其生意主體依舊還是中日貿易。
而中日貿易,就要途經琉球,而途經琉球,就必然要受到薩摩藩的控製和壓榨。
要不想受其壓榨也行,那你一分貨物也彆想賣出去。
至於上奏朝廷,更是不可能,之前的大清國連琉球被薩摩藩侵占都懶得管。
嗯,也還是管了點,好歹幫琉球恢複了國王稱號。
而大清國又是大搞海禁,後麵還要閉關鎖國。
他們這些往返中日貿易的海商,大清官府不找其麻煩就不錯了,還想朝廷為其出頭。
開什麼玩笑!
現在的大明國會不會出頭,那些商人先前不敢確定,也沒人敢去嘗試。
現在卻是好了,不用擔心了,朝廷要收複琉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