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三麵合圍
潮州、程鄉梅州)俱下,其餘縣鎮聞訊,幾乎望風而降。
明軍未費一兵一卒,整個過程完全就是平推。
潮州府全境就這麼輕鬆收複,比之林俊當初南下扯大明虎皮還要容易。
南澳水師僅登陸接收澄海、揭陽二縣,然後就沒他們什麼事了。
潮州全境俱下。
明軍並未著急合兵,也是不容易合兵。
潮州看似是一個府,但轄區中間卻被貴人山、銅鼓峰隔開,兩峰之間甚至還有關隘。
這也是為啥十年後潮州府會被清廷一分為二,劃分為嘉應州、潮州府兩個行政區劃。
貴人山、銅鼓峰便是天然州府)界。
徐殿收複程鄉五縣嘉應州)後,僅留下少量兵力配合降兵作為留守,並向後發去捷報。
趁著消息還未完全散開,稍作休整便火速率部西進,突襲掃蕩惠州府北部諸縣。
該軍的戰略目標便是一路打通韶州,與連州八排瑤連成一片。
而徐進則親率兩萬主力部隊同樣疾馳南下,直取惠州府城。
惠州後麵就是廣州,兩府中間還連著一條江河直達。
明軍未至惠州城,但這位大越國惠州知府的主觀能動性卻是相當強。
惠州城裡的錦衣衛細作都還沒來及串聯活動,這位惠州知府便搶先以商議守城要務為名,宴請整個惠州城裡大小軍官將領。
還專門包下了惠州城裡最大的酒樓,席間九過三巡,待所有人都放鬆警惕之時,這位知府大人突然發難。
這些來赴宴的軍官將領雖然大多帶著親兵,但親兵哪有資格跟大人們同桌吃飯,至多安排在樓下大堂。
而且那些軍官將領也完全沒料到平日裡謹小慎微的文官知府,會有這個膽子來給他們下鴻門宴。
整個惠州將官就這麼被自己人,還是個文弱書生給一鍋端了。
惠州主將是林俊的人,連狠話都來不及放就被惠州知府當眾格殺立威。
剩下那些將官都被這位知府大人狠辣給嚇懵了,紛紛表示願意跟隨知府大人反正。倒也有那麼一些死硬分子,但都成了反正之人的投名狀。
等到明軍兵至惠州,惠州知府當即親領惠州文武開城獻降。
惠州就這麼拿下了,明軍這次連大炮和細作都沒用上。
徐進已經無語了,在閩南熬了快兩年,好不容易得了個作戰機會。
結果從殺進廣東到現在,愣是一仗沒打成,不是在行軍,就是在接收投降城池。
雖然這樣是很好,明軍可以減輕傷亡,那些投誠的偽越官員也能保住小命。
皆大歡喜。
林俊盤踞廣東近兩年,卻不過明軍半月之功。
整個粵東都不能說是不堪一擊,簡直就是望風而降。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那些地方官。雖然這些人多數確實都想著明軍來了就投誠,但就算真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忠臣。
林俊把廣東老營主力都抽空了,如此常識性的決策失誤直接讓廣東大後方兵力極度空虛。
明軍又是三萬精銳來攻,這特麼讓下麵的人拿錘子去給他林大王守城儘忠啊?
明軍前線勢如破竹,後方同樣也在無縫銜接,快速派遣官員前往兩府,接管重組當地的行政班子。
大明的新政稅法可以慢慢來,但林俊留下來的那些爛攤子、苛捐雜稅什麼的必須立刻廢除,好為大明爭取民心。
潮州、惠州既下,明軍兵鋒儼然進逼韶州、廣州。
廣州方麵同樣得知了明軍殺來的消息,不過卻不是陸路,而是水路。
南澳水師把珠江口給堵了。
若非有珠江炮台在,南澳水師怕是已經先一步殺進來了。
廣州已被水陸合圍。
……
瓊州府。
林亮剛剛乘坐瓊州水師的戰船渡過瓊州海峽,於海安、博賒二港強登。
海安、博賒兩港守兵皆是徐聞縣臨時募集強征)的新兵,戰鬥力幾近於無。
“轟轟轟轟!”
瓊州水師隻是對著港口一輪試炮。
“快跑啊!”
炮彈一發沒中,守軍卻是先一步潰逃,甚至連海防大炮都沒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