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兩湖
廣東戰局傳回南京時,都已經是夏季了。
連黃勝這等起事老將都舉兵反正,整個廣東大局再無半點波瀾。
不僅廣東,就連留守梧州,以蘇文澤為首的文官集團同樣也是集體倒戈。
畢竟,林大王都死了,他們難不成還要臨了一死報君王?
林賊不過一介偽王,也配為君?
對於廣東戰局如此順利,短短倆月就全省俱下,僅餘韶州那邊的過山瑤還需要後期慢慢處理。
明廷君臣並未有甚意外。
從始至終,明廷都沒將林俊放在眼裡過。
那句話怎麼說的,我先前不打你,隻是暫時不想打你而已。
隨著廣東戰局的開戰,兩湖明軍同樣也對兩湖餘部州府發動全麵進攻。
湖北明軍還是鄭定瑞掛帥,直接兵分三路。
北路兵出孝感,直接攻取德安府安陸),中路走漢江水路,進兵安陸鐘祥),南路則由鄭定瑞親自率軍,走長江水路攻打荊州江陵)。
荊州將軍阿魯猝不及防,沿江監利、石首二縣沒有半點抵抗,當場倒戈投降。
等阿魯得知明軍出兵消息,鄭定瑞大軍早已兵臨荊州城下。
阿魯是荊州將軍,隻聽官職就知道這貨是個什麼都不懂的草包,而且這廝還是滿洲鑲黃旗。
嗯,這下更草包了。
曆史上,到了明年,這個草包就會因為貪汙軍餉太過,被雍正革職查辦。
本來,這廝雖是荊州將軍,但荊州大局無論如何也該輪不到他來主導。
可誰讓隆科多才退到荊州,正準備利用長江還有荊州附近獨特地形,直接掘開長江水把這邊淹了,阻攔明軍。
但緊接著,雍正的撤職聖旨就下來了。
隆科多屢戰屢敗,致使滿清丟城失地,損兵折將,被撤職是應該的,能留到現在才撤,已經是雍正在強行替他兜底了。
可問題是撤了以後,雍正並沒有讓一個可靠官員去接隆科多的崗。
嶽鐘琪的確能力不凡,是當世少有的名將,僅從能力來講,其幾乎可以算是滿清的嶽武穆了。
但這位滿清“嶽武穆”在四川,雖然被雍正加了個名義上的五省總督銜,可以插手兩湖軍防。
可實際嶽鐘琪最多隻能控製到雲貴,再加上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其根本就管不了隻剩一半的兩湖。
兩湖地方瞬間群龍無首,那就隻能矮個拔高個了。湖南有偏沅巡撫王之樞坐鎮,湖北巡撫納其哈死在武昌了,隆科多又被革職。
荊州將軍阿魯正好處在前線,那可不就舍我其誰了。
這麼好的獨攬大權貪汙軍餉)機會,阿魯自然也不會放過。
讓一個草包,還是慣會貪汙八旗)軍餉的草包來組織邊防。這不等於肉包子打狗,渣都不帶剩的。
整個荊州防線不說形同虛設,隻能說是望風而降。
就連明軍完全沒分兵去打的公安縣,也在聞聽王師大軍打來以後,迅速從上至下,改旗易幟。
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雍正雖然內政優秀,又慣會隱忍,收買人心,但其軍務能力真的堪稱一個拉胯。
雍正一朝,對外戰爭幾乎沒什麼拿的出手的勝仗。
即便對準噶爾那一仗勝了,甚至逼迫噶爾丹策零議和,但滿清對準噶爾還是收縮了西北防線,吐出了不少土地。
也彆說他提拔了年羹堯、嶽鐘琪這些名將,前者本就是雍正的姻親和擁立者,還是陝甘總督。
就算年羹堯是廢物,雍正也會提拔他的。至於嶽鐘琪,這家夥早在康熙在位時就已嶄露頭角了。
雍正提拔嶽鐘琪,更多是順勢而為,同時體現個人大度。且在中途嶽鐘琪就被貶官下獄了,還差點被砍了。
明軍兵臨荊州城下,阿魯早已驚惶失措。
這幾個月他全在忙著斂財貪錢,軍防之事基本全甩給了副將去辦。
荊州將軍都這樣,副將自然也是近朱者黑。
不僅是荊州將軍這些武官體係,就連荊州文官同樣也是沉浸在了這場貪汙盛宴下。
各州府不斷被勒令往荊州府輸送錢糧輜重,然後被這些荊州文武蠶食的可謂是乾乾淨淨,連渣滓都不帶剩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