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該說是運氣差,還是運氣太好?
許多戰場上的索倫兵甚至都沒意識到主將已經死了,處於爆炸局部的索倫兵全都被炸懵,而更多的索倫騎兵則還在嚎叫著發動衝鋒。
“噠噠噠噠!”
地麵被騎兵馬蹄踩得不停震動,但明軍陣型依舊不為所動。
“咻咻咻咻!”
距離臨近五十步距離,那些善於騎射的索倫騎兵開始放箭,還都是如今的滿清騎兵玩不動的重箭。
這時的索倫騎兵還沒有火銃,真正裝備火銃成為火銃騎兵,得等到雍正七年。
而且,雖然後世有滿清火銃騎兵的記載,但這種騎兵大概率不可能出現在康熙朝。
要不然,準噶爾根本不可能與滿清在西北僵持。
噶爾丹被康熙擊敗,甚至主要都不是因為康熙能打,清軍的火器犀利,而是策妄阿拉布坦與噶爾丹內鬥,兩個打一個。
明軍迅速變陣,藤牌手上前舉起盾牌格擋,那些火銃兵全部退至藤牌手後方。
若是經驗豐富的騎兵將領,這時就該明白,這仗已經打不了了!
八千騎兵衝鋒,本就混亂無比,又被開花彈連續轟炸,早就已經陣型散亂。
現在的衝鋒純粹就是胡亂一通。
而且這麼多騎兵衝到近前,又一輪齊射,竟然隻是讓明軍藤牌手舉盾,連陣型都沒亂。
這還打個錘子?
隻可惜,察爾博已經死了,有些離得近的有所察覺,因為主將不見了。
而離得遠的還渾然未覺。
“砰砰砰砰!”
終於有索倫騎兵衝到近前,明軍火銃兵隨即抬銃開槍齊射。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三段式射擊全部打滿。
這些騎兵當場儘數落馬,僥幸未落馬的也都撞上了明軍前排的藤牌手。
但這種極度零散切割的騎兵衝撞,至多就是讓明軍藤牌手被撞得後退數步。
輕騎兵的衝撞力本來就小,根據計算,隻要一層人牆就能完全抵消輕騎兵的衝擊力,這也是空心方陣的原理。
這些索倫騎兵撞上藤牌,戰馬險些被慣性帶的人仰馬翻。
“長槍手,全體向前!”
“捅刺!”
“噗呲~噗呲~~!”
這些騎兵一個不剩,胯下戰馬全部被捅傷或者捅死。
上麵的索倫騎兵被摔下馬背,然後被衝上前的刀盾兵亂刀砍殺。
“轟轟轟轟!”
“嘭嘭嘭嘭!”
這些衝上近前的索倫騎兵隻是少數,沒了主將的索倫騎兵,在迫擊炮的連續轟炸下,早就已經陷入全軍混亂。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明軍這邊,火銃兵持續不斷開槍,收割著零散衝殺過來的索倫騎兵。
楊恭眼看大局已定,隨即開口下令:“傳令,讓騎兵營衝鋒!”
後方早已等候多時的一千明騎得到命令,為首的騎將帶頭上馬。
這一千明騎皆是用先前淮水俘虜的一千蒙古戰馬編練的騎兵,其中半數都是先前長期充當偵騎的,騎術不說精湛,卻也嫻熟。
就算另外半數新手,也都在老兵帶領下,練了快半年的騎術,還有牆式衝鋒。
明軍陣列迅速讓開通道。
明軍騎將一聲令下:“騎兵營,都隨我衝鋒!”
所有明軍騎兵自軍陣衝出,便始終整齊劃一的貼在一起。
“噠噠噠噠!”
一千明騎衝鋒速度越來越快,帶著地麵都劇烈晃動起來。
對麵的索倫騎兵同樣也在衝,但才衝一半,便有人驚覺,這些漢人蠻子的騎兵為何都是緊緊貼在一起的,一點空檔也不留。
這是什麼鬼戰法?
這種牆式衝鋒缺點和局限性很強,基本隻適合騎術不強,卻又要跟騎術精湛的騎兵作戰,而且要是被敵人研究透了也很好克製。
可對於這個年代而言,這完全無解。
這些索倫騎兵想要聚兵,但卻根本聚不起來,而且這種純粹拿肉體對撞的戰法。
跟他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啊!
索倫騎兵還未接戰,便開始潰散,因為這樣撞上去,必定兩敗俱傷,而且他們這邊陣型潰散,肯定傷的更多。
“敵軍潰了,隨我追殺!”
那明騎騎將見狀,隨即策馬追擊,死咬不放。
後世威名赫赫的索倫兵就這麼敗了,還是在騎兵戰上從頭到尾被碾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