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莫非來的是明軍主力?
有一騎衝至近前大聲勸降:“長垣縣的守軍聽好了,快快開城獻降,否則待城破之日,悔之晚矣!”
divcass=”ntentadv”連續勸降三遍,直接給長垣縣令嚇壞了。
這位縣令大人還在猶豫不決,卻是忽然發現就連親信隨從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太一樣。
這其實都是長垣縣令的心理作用。
那些清兵且不論,親信隨從純粹是在期盼縣令大人能投降,這樣大家就不用死了。
長垣縣令不知實情,連忙開口下令:“快……快開城門,迎接王師天兵進城!”
生怕說的晚了,這些人就要暴起殺了自己獻城。
那些隨從沒有察覺,連忙跑去傳令。
不片刻,等明軍步兵大軍抵達,長垣縣早都已經降了。
楊恭隻將長垣縣官倉裡的存糧全部帶走,又將縣衙官吏全部割了辮子,甚至沒去解散那些縣兵,隨即馬不停蹄繼續揮師西進。
兩萬明軍很快殺進衛輝府汲縣)轄境,這裡已經是河南境內。
直至此時,開封府方麵依舊毫無所覺。
那些滿清縣城,要麼不知道明軍來了,要麼知道了也完全不說。
因為現在形勢已經愈發明朗,若非他們就在滿清朝廷眼皮底下,怕是早都已經降了。
但即便不降,也不妨礙他們中立看情況。
明軍來了就降明軍,明軍不來就繼續做清官。
至於明軍情報,隻要朝廷不問,那就不主動說,兩不相幫,坐看天下形勢變化。
不過,在部分有識之士識時務者)看來,即便滿清打贏這一戰,隻要那位南明皇帝不輸的太慘。
拖個一兩年,就北地這爛樣,滿清朝廷自己就得先崩盤。
雍正的贏麵其實已經很小了。
楊恭一路疾馳行軍,很快又奪下封丘。
從這裡到滿清糧道轉運點延津縣,還有黃河對岸的開封府,都已經非常近。
……
延津縣。
曆史上,這裡曾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葬身之地。
後世這裡則是產糧大縣,素有“花生之鄉”的美譽。
“怎麼可能……偽明大軍怎會殺到這裡來?莫不是皇上大軍已敗?”延津縣令房延清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城外大軍。
這個縣令是在田文鏡橫掃河南官場後被提拔上來的,沒彆的本事,純粹在於這家夥是漢八旗的,而且會站隊。
一旁負責留守的清軍守將周協說道:“絕無可能,皇上十五萬大軍就算潰敗,也不至敗的如此之快,且我等也不會一點消息也沒有。”
房延清一愣:“那是從哪裡來的?”
周協臉色難看:“甭管是哪裡來的,都必須守住延津縣。你我都是漢)八旗,一旦偽明反賊破城,彆人都可降,唯我們不能降。就算降了,不死也難逃苦役下場,甚至北京城裡的妻兒老小也難以保全!”
房延清聞言,連連點頭:“對……對,還請周將軍勉力而為,務必守住此城!”
周協答道:“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死守。還請大人也做好糧草支調,而且雖然無用,但也最好嘗試派人往陽武、衛輝府城報信求。這孤城絕對是守不長久的!”
房延清說:“將軍說的是,本官立刻挑選死士,去與皇上大軍求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