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煊問道:“可要再與偽清索要錢糧?”
divcass=”ntentadv”這意思不言而喻,從滿清那裡索要錢糧,既可支持山東、河南緊缺的錢糧用度,還可逼迫滿清進一步壓迫直隸,令其民心儘失。
朱怡炅搖頭拒絕:“不必,且不提偽清是否真的答應。便是答應,這最終受苦的也還是直隸百姓。”
主要也是朱怡炅不想再麵臨山東、河南那樣的局麵了,這兩省的糜爛程度著實是把大明惡心的夠嗆。
愣是讓大明連維持北地龐大軍隊都困難。
專門調回兩個軍南下兩湖,便是在於北地軍隊太多,糧食壓力太大。
回至內閣,王禮立即召集諸部官員,開始著手安排談判事宜。
梁文煊說:“那這名單上的人?”
王禮說:“既是陛下要求,必是有其用意,我等臣子隻需做好分內之責。”
朱怡炅哪有什麼用意,單純就是準備挖滿清牆角罷了。
不對,也不能算是挖牆角。畢竟連滿清自己都不在乎。
朱怡炅索要的就三人,分彆為梅瑴成、樊守義、戴梓,皆是在聲名不顯之輩。
第一個梅瑴成,號柳下居士,不是柳下惠。
目前在北京做編修官,說白了就是圖書管理校對員。
這人確實聲名不顯,但他卻有個牛逼哄哄的爺爺梅文鼎。
這可是清代曆算第一名家,數學開山之祖。更是被後世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
作為梅文鼎的孫子,梅瑴成不僅完全繼承了其天文數學天賦,精通算術、代數、幾何、三角,而且還青出於藍。
現在大明這邊廣為流傳推廣的《數理精蘊》中記載的借根方比例西方代數),便是梅瑴成執筆書寫。
不僅如此,現今宋元時期的天元術失傳已久,無人通曉。
梅瑴成在精研西方借根方代數之後,重讀《授時曆草》等書,成功悟得天元一即借根方,遂著《赤水遺珍·天元一即借根方解》,舉例說明兩者實質相同。
總而言之,這人就是清朝的數學天才,便連其爺爺編纂的《梅氏曆算全書》都是他來親自校正重修。
而且,梅瑴成還因其出色的天文數學知識,參與編修過《明史·天文誌》。
梅文鼎且不論,隻孫子梅瑴成留下的著作,便對後世數學、曆算研究影響深遠。
而至於第二個樊守義,這人雖不是什麼數學家,卻是之前宗教禮儀之爭時,被康熙派去歐洲出使的使節首領,隨同出使的還有一大票子人。
雖然最終還是談崩了,但這些人出使一趟歐洲也並非毫無收獲。
不僅記錄下了歐洲列國的風土人情,還有著各種新奇物什科技)以及歐洲的國際形勢。
這些知識便是朱怡炅也記不得大概,而今距離樊守義出使回來不過數年。正好可以將其乃至整個使節團成員都討要過來,作為大明的歐洲向導。
最後一個戴梓,這家夥的名聲比前兩位可要響亮的多了,甚至在後世清宮劇中也有過亮相。
對,就是那位劇中拿機關槍的。
曆史上的戴梓是個火器專家,不僅能仿造同時代各種西方先進火器,甚至還開發出了子母炮這種具有重大實戰意義的新型火炮。
隻可惜,因為戴梓為人過於耿直,得罪了南懷仁,最終被康熙流放沈陽。
朱怡炅記得,應該再過兩三年,這位就會因為受不住沈陽嚴寒,病死他鄉。
也不知來不來得及,而且朱怡炅也想看看,戴梓是不是真的造出機關槍了。
畢竟,這玩意兒是在《清史稿》中明確記載的,裡頭更是明確叫其法與西洋機關槍合,俗稱二十八發連珠銃。
雖然後世對其表示懷疑態度,因為完全沒有留下任何實物。
不過朱怡炅認為,就以當時的那個情況,戴梓就差流放寧古塔了,便是能造出實物,估摸著也遺失了。
而且能被明確記錄進《清史稿》,總不會空穴來風。
感冒頭疼,寫的不是很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