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朝會例參
南京。
十二月初五,朝會例參。
工部尚書李伯遜正在向皇帝彙報工作:“啟奏陛下,此前科學院所產之蒸汽機,現已實現全麵量產。而今包括利國礦區在內,各省地方多個廢礦都已由官府出麵,牽頭各地商賈集資。準備重新開礦,恢複生產。”
古代那些廢礦,其實大多都是由於礦區積水難以排空,這才逐步淪為廢礦。
比如利國礦區,直至清末都難以恢複開礦。
這些因為技術問題被迫浪費的礦區資源,朱怡炅自然不打算放棄,而且這還能推動蒸汽機的進一步革新發展。
李伯遜這個一手推動蒸汽機開礦的工部尚書,此刻已然是心服口服。
想不到,當日在科學院所見,那模樣怪異伴著噪音,宛如奇觀的西洋器物,居然也能有如此效用。
奇觀誤國?
所謂奇觀,也不全是誤國之物啊!
朱怡炅點頭:“嗯,李卿此事辦的甚妙。隻要這些廢礦都能重開成功,便能吸引更多民間商賈集資開礦。這礦業一興盛,百姓便也能賺到更多銀錢了。”
“陛下聖明!”殿下文武百官齊聲山呼。
由朝廷牽頭,鼓勵民間大量開礦。
不僅意味著工作崗位增加,還意味著各項伴生產業鏈的興盛,也能進一步刺激市場經濟。
畢竟這麼多礦場礦工,不可能一天到晚待在礦區裡。
尤其近一年裡,朝廷已對各大礦區進行整改。便是八旗礦區也不能隨意毆打淩虐,用鞭子抽罵還是可以。
不光是八旗礦區裡,礦奴死的太快,很多礦區難以維係。而且也是怕民間礦區上行下效,也去虐待礦工百姓。
此前就已經被地方官府查出數起,甚至還有鬨出人命的。
毆打虐待工人的都被關了一段時間,並勒令賠償。
鬨出人命的,則直接查封,涉案人員拉去審判,礦區則轉賣於另外商賈接手。
不過,朱怡炅以朝廷政令、蒸汽機來鼓勵民間大肆開礦,不可避免肯定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但這沒辦法,工業初期要發展,必須犧牲環境為代價。
曆史上,再過一百年,整個歐洲怕是連空氣都不能肆意呼吸了。
朱怡炅問道:“紡紗機與飛梭的推廣如何了?”
李伯遜說道:“這紡紗機與飛梭不僅能使織造效率大大提升,而且由此織造出來的布帛,其精致程度也不輸於尋常織造。用過的商賈皆對此非常滿意,推廣過程十分順利,大多商賈作坊都已下達采買訂單。”
“嗯。”
朱怡炅點點頭,珍妮機、飛梭的推廣順利本就是常理。如今海貿規模越來越大,絲綢產量明顯已經漸漸供不應求,織造上的革新幾乎是必然的。
而且,現階段民間觀念還未改變,真正去作坊工作的都是女子,而且還多為成家或年長女子。
珍妮機、飛梭隻是能提高效率,不代表不需要人操作。因此,目前這兩樣器械的推廣,確實對民間影響不大。
不過也就是現在,伴隨後麵改革的不斷加深,珍妮機、飛梭的進一步推廣量產,肯定會對民間紡織業造成衝擊。
而且,還有未問世的水力紡紗機,這可是個工業大殺器。
不過無妨,工業要發展,本就會與傳統手工業產生衝突,這是早晚要麵對的。
兵部尚書王士明這時開口說道:“陛下,自預備役製度設立以來,我大明各省都依詔推廣下發。而今隻在冊的預備役兵額便已過百萬之眾,如此巨大的財政支出,國庫恐難長期支撐。”
“臣奏請陛下,是否應做出調整?”
戶部尚書陳濟亦是出班說道:“臣附議!”
這是預備役的兵額支出有些略微超支了,雖然還夠不上財政赤字的程度,卻還是叫兵部、戶部這兩個主要負責的行政部門感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