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2 / 2)

當然,比起開寶時代,雍熙時代在政治氛圍上還是要寬鬆很多的,如果說不讓權貴犯法虐民也算“苛政”的話,那麼這或許就是劉暘最苛刻的地方了。

還不如世祖皇帝時自在呢!這,或許是一部分人的心聲了。當然,人考慮一件事往往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糾結於某一點的同時,也往往忽視一些東西。

持此類想法的人,大概就忽略掉了一點,雍熙皇帝處置的權貴、官僚、地主,世祖皇帝碰到了,同樣會嚴刑峻法,甚至搞株連族滅,隻不過,要“碰”到才行。

雍熙三年,秋七月,盛夏的尾巴勾出秋老虎,天氣還有足有幾分炎熱的時候,鑾駕起行,開始了劉暘皇帝生涯中的第一次正式出巡。

雖然如山堆疊的奏章幾乎把劉暘淹沒,各地糾察成果也很顯著,利好的消息如雪片般呈至洛陽皇城,但劉暘仍舊想著親自出去走走看看。

當然,這也是在朝政穩定,國家益安的情況下,劉暘才敢動此心思,否則仍不敢擅離京師。

出巡計劃定下,對於出巡可能造成的影響,劉暘也是儘可能考慮周全,儘量不給地方添麻煩。

出巡費用,國庫隻承擔正常的官員俸祿,官兵餉銀,軍輜供應,其餘用度開銷,悉由少府支出。為此,劉暘直接批了一百萬貫錢,當然,在他的計劃中,這些錢可不全用作行營所費,而是考慮到對一些貧苦小民的施恩降惠,以及地方清正官員、德義之士的嘉獎等等。

隨行人員,劉暘也是務求精簡,官兵隻有三千大內軍,由李繼和統帥護駕。由於當初李繼和報信的“忠勇”表現,劉暘登基之後,給足了彙報,一躍從大內十六營中脫穎而出,直升為大內軍都指揮使,這可是正三品的軍職。

李氏兄弟所受恩寵之盛,也由此可知,不過也正因如此,他這個大內軍都指揮使注定做不久。

至於隨駕臣子,主要有四人,內閣學士王旦,宰臣是都察使韓徽,趙王劉昉,以及才成婚不久的皇長子、汝陽公劉文渙。

關於劉文渙的親事,在京中還一度引發轟動,倒不是婚禮排場有多奢華宏大,也不隻是他皇長子的身份,還因為他結親的對象——常瀠,在京中名氣很大。

常瀠出身自然不是普通人,真要說起來,就得追溯到其曾祖父常思了,那是高祖的從龍之臣、開國元勳,郭威都得呼之為“常叔”的老貴,雖然後來因為貪戾不仁、違法亂製,被世祖皇帝處置了。

但是資曆畢竟在那裡,又始終維持著與郭氏之間的親密關係,老常思死後,雖然日漸沒落,但郭威在世時,念著早年的一份香火情,也頗多照拂。有才者,還是予以支持提拔,就比如常思之子常炬就曾做到汾州刺史。

至於劉文渙娶的常瀠,則是當代常氏家主常琨的嫡女,常琨的官很小,隻是個工部員外郎,但常瀠則十分不凡,名氣比他爹甚至遠比他曾祖要大。

首先是長相,此女十分美貌,男子見之,多傾心斷魂,據說有一次常瀠過西市,麵紗脫落,真顏露出,引得街上四車連環相撞。

同時,常瀠還很有才情,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17歲時,女扮男裝,在牡丹詩會上一鳴驚人,差點狀元孫何都比下去了。

這樣一位色藝雙絕,名冠京師,又是功臣之後的美人,自然引得京中權貴子弟爭獻殷勤,想要娶回家,上門求婚者幾乎踏破常府門檻,都為其父常琨拒絕。

直到趙貴妃在一次與命婦們閒談時得知其人,來了興趣,召之一番觀察交談,心生喜愛,然後就動了召為新婦的心思。堂堂的趙貴妃,給大漢皇長子納親,常琨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於是一番程序過後,常瀠成為了劉文渙的正妻。

對於這門婚事,且不提多少京畿豪門子弟、士林才子夢碎,也不說市井之間有多少津津樂道的議論讚歎,至少趙匡義是頗有微詞。也曾勸阻趙妃,不要納常瀠,在他看來,這常家父女動機不純,有經營名聲、待價而沽的嫌疑,不是良配。

然而,趙貴妃不聽,甚至覺得趙匡義這個叔父手伸得太長了,連劉文渙的婚事都要乾預。同時,她看重的也正是常瀠那盛大的名氣,娶這麼個兒媳,也是為劉文渙揚名,麵上有光。

另一方麵,以常氏為紐帶,能夠加強與郭氏之間的聯係,關鍵時刻也許就有奇效。

對於趙貴妃暗懷的這點小心思,趙匡義在得悉之後,是差點痛罵其愚蠢,見識庸短。

皇帝可是務實的人,你現在去沽名釣譽,經營虛名,這不是惹陛下不喜嗎?

同時,既然都已經想到可以拉攏郭氏,為何不直接求取郭氏之女,繞常氏這個彎子,一個沒落的家族,上三代大幾十年前的交情,如今能剩幾分?郭侗的孫女,固然沒有常瀠的才色,難道還配不上劉文渙?

可惜,趙貴妃固執己見,趙匡義除了在心中大罵婦人之見外,也毫無辦法,除非皇帝否決這門婚事。

可惜,對於此時劉暘從沒有在明麵上過多表示什麼,相反在劉文渙成親後,常瀠之父常琨直接由一個邊緣的工部員外郎,升任河北道監察禦史。

鑾駕一路西行,過長安,下漢中,劉暘的視察十分仔細,定都洛陽的情況下,關西地區就不可能被忽視。

尤其是關中平原,當然不如曾經的沃野千裡,但事實上每年的農作物產出依舊不少,在沒有朝廷這個龐大的吸血獸趴伏身上的時候,自給自足是綽綽有餘,這還是在刨除上繳稅賦以及支邊的情況下。

到了漢中平原,也是一般,豐富的產出,著實讓人歡喜。等進入劍南之後,光景就不是那麼好了,雖然距離蜀亂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戰爭的後遺症依舊嚴重,瘡痍破敗之景,不下十年苦功是難以抹平的。

不管是氣候環境還是蜀中子民,都還處在一種緩慢的恢複期中,不過,成都平原上還是出現了成片的水稻,金燦燦的季節,這也是過去五六年中蜀中百姓經曆的第一個完整的農時,十分不易。

不過,這是一個好征兆,也意味著劍南道已經恢複正常秩序,走在正確發展的道路上,有這些田,有這些人,有這些稻,終有一日天府之國的盛況還會到來。

多提一句的是,如今蜀中種植水稻,已然以占城稻為主,在這方麵,朝廷幾十年來還是做了不小的努力進行推廣,而大漢南方的水稻產量也逐年攀升,如今大米也和小麥一般成為大漢百姓飯桌上的主食了。

到了成都,劉暘顧不得褒獎李沆、徐士廉、劉廷翰等文武對蜀中恢複的功勞,先拜武侯祠,再拜潘公廟,然後於成都郊外社壇,以告祭蜀亂之中的死難者,無分官軍還是叛賊。

同時,劉暘讓武德副使林特從蜀中各地找來各行各業的代表,請他們喝酒吃飯,傾聽他們的心聲,以此判斷民情,考察各地方官吏治政之優劣。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劉暘很是大方地向蜀民致歉,言蜀亂是朝廷監管不力,官府施政不善,罔顧了蜀民之苦痛。同時與民立誓,膽敢欺虐良民黎庶之不法勳貴、官員、地主、商賈,必懲之。

不得不說,劉暘彎下身段,一番親民的操作下來,效果是顯著的。至少,隨著此事的不斷傳開,蜀中百姓對朝廷、對皇帝殘存的怨氣是徹底消解掉了。

他們有了這樣一種認識,皇帝與朝廷遠在京畿洛陽,對蜀中的監管有些怠誤是很正常的,結論:最壞的果然還是劍南的那些不法勳貴、貪官汙吏、土豪劣紳。

在成都及周邊,劉暘足足待了一個多月,顯然,這就是他此番出巡的主要目的地。遭遇了嚴重禍亂的蜀中官民,也需要來自最高統治者的撫慰,再沒有比躬親視事更有效的了。

除了考察治政官吏,更重要的是遍訪民情,在鹽、茶、絲上尤其是重視,這可是蜀中的拳頭產業,甚至到南邊親自觀摩井鹽的生產製作流程,親切接見鹽工,把那些當牛做馬的鹽工感動得涕泗橫流。

原本,劉暘還想再往南,前往黔中、雲南去走一遭,結果被臣下們勸住了。黔中、雲南雖然歸附已久,但終究還是邊鄙之所,皇帝親臨,安全是一方麵,山高林密的,難保不出現什麼意外,再加上氣候、疾疫的影響,更不得不防。

劉暘不是聽不進勸的人,歎息著按下想法,不過卻遣使者傳詔,將黔、滇以及吐蕃一部分勢力強大的土司召集到成都來,設宴款待他們,一敘“情誼”,同時再度向他們保證,朝廷一定會尊重、保護他們既有之利益,當然他們也需向朝廷貢獻出自己的“忠誠”。

經過這麼一場“成都大會”,那些土司、頭人們很受感動,從雍熙三年起,大漢西南三十餘年沒有發生大亂,縱有小亂也被官軍、土司們迅速撲平了,有些甚至傳不到京師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三腳貓功夫闖天下 星穹神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