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2 / 2)

在沿海地區,一共設立了五大海關,自南至北,分彆為粵海關、閩海關、江海關、東海關、渤海關,各大海關設總監一職,從三品,海關下分設口岸,進行綜合管理。海關直屬於財政司,總監及下屬各口岸關長由朝廷安排,並配備專門的海關部隊進行檢查、治安、緝私等活動

新海關製度,或許並不是那麼地完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或許還會爆出更多新的問題,但這種應時順勢的改革,卻有其重要意義,這也是整個雍熙時代下積極向好求變的積極風貌的展現。

而在當下,在雍熙十年夏季的上海,鬆江沿岸上,僅僅看那些圍觀江海關大樓揭幕儀式的內外商賈的欣喜表情,聽到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就可知在此項改革上,是如何地得“民心”。

雍熙十年的上海,比起之前,更加繁榮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依舊在持續,人口進一步增加,已然是座超三十萬人的大都邑,吸引著江海所及之處所有客商的到來,至今仍看不到上限。

當然,最大的變化在於,行政地位的提升,如今的上海,即便在的大漢帝國也能名正言順地稱之為“上海市”了,也是在雍熙九年,這片曾經不名一文的鄉下小漁村,成為了大漢第一座“計劃單列市”。

此事的促成,得益於江南道布政使王玄真的大力推動,當初在就任之前,就曾接受過皇帝的麵授機宜,到任之後,王玄真對上海、蘇、秀二州之間的情況,又進行了一場深入徹底的了解。

最終經過他上呈中樞,決議將上海這座因對外貿易而勃興的港口城市單獨列出,成為直屬江南道司管理的“市”,而“市長”也成為大漢地方行政體係中的一個新職銜,直接定級三品。稅收上則由中央與江南道共享,采取“二八分成”原則。

至此,為鬆江、港口貿易之利,你爭我奪,爭得麵紅耳赤、頭破血流的蘇秀二州,最後啥也沒落下。

不隻沒搶到嘴裡,原本護在盤子裡的東西還得倒掏出來,經濟實力+政治地位結合到一起的新上海,腰杆賊硬,畢竟有中央與道司背書。

於是,在王玄真的支持下,又對上海市轄區進行了一番調整,基本上囊括了蘇秀二州東部的整個鬆江下遊地區,都成為了上海地界,曾經蘇秀二州爭執不下的東西,都被上海一口吞下。

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二州能夠接受,最推動過程中,反對、抱怨之聲,直達天聽,但都沒用。在中央權威正隆的情況下,你地方若是敢公然對抗,那是真要掉腦袋的,雖然皇帝劉暘一直在推動法治建設,但帝國的本治依舊是人治,連稅改、吏改都能轟轟烈烈地推廣開來,一個地方的建製區劃,能夠反抗的餘地實在不多,也太無力。

何況,還有王玄真代表的江南道司,以及上海牽扯到的一係列新利益群體,他對於“上海建市”顯然也是持樂意見之的態度。

於是,長江三角洲下遊地區迎來了一個新格局,一顆麵向大海、擁抱未來的東方明星城市冉冉升起。

而這個過程中,最受傷的,毫無疑問是秀州,丟了“上海縣”這個聚寶盆,幾乎砍掉了一隻胳膊,雖然還有棉紡這個拳頭產業,但被閹割之後那淡淡悲傷始終縈繞在秀州官吏們的心頭。

相比之下,同樣遭遇損失的蘇州就要好過多了,比起秀州,蘇州的家底顯然要殷實得多,沒了上海,它還有長江之利,境內還有太湖、陽城湖,還有常熟塘、至和塘、白茆浦、七鴉浦等水港可以利用,比起去爭上海,似乎開發自身優越條件才是正途。

而在江海關下屬的各海關口岸中,蘇州一地就占了三處,可見蘇州的“強勢”。

不管出現了多少波折,也不論引發了多少利益的角逐,上海建市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對大漢的城市發展來說,也是一樁曆史性的標誌事件,這是一種全新的模式,涉及到一種全新的央地關係,沒有參考可言,卻在事實上代表著一種新時代下的發展潮流,在大漢城市發展史上也是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建市,到五大海關的設立,兩者兼具的上海,自然也成為了大漢最獨樹一幟的城市,全國道州,隻此一例。

關於上海模式,朝中當然避免不了討論,畢竟太新鮮了,而新鮮的事物也往往不那麼容易被人接受,何況,還是在王玄真這麼個“鷹犬”鼓搗出來的玩意兒。

一日是鷹犬,終生是鷹犬,雖然已經表現出足夠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王玄真依舊不為政壇主流所接納。當然,如今的王玄真,已經放棄了融入那乾功臣勳貴與文人官僚的群體中去,隻要受皇帝認可,做個雍熙乾臣,足矣。

五大海關,基本囊括了帝國本土所有沿海地區的外貿管理,設立之初,也曾有官員建議,都如上海一般,單獨列市。

但這件事,最終沒能成行,上海特殊就特殊在,依托著已經足夠富饒、開發程度足夠高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與運河所及的所有道州府縣的商品資源都能彙聚此處,這是其他海關城市並不具備的條件。而單獨建市,除了加強管理之外,本質上還是朝廷要更大程度地參與分利,朝廷多吃多占,地方自然是虧的。

就拿閩海關所在的泉州來說吧,福建布政使周印銓就曾上表朝廷,說閩地百姓生計艱苦,唯有靠著海貿,方得勉強度日,福州與泉州乃是閩地發展的兩條腿,失了任何一條,就得瘸著走路一番訴苦,實則就是福建道司,對泉州單獨列市的抗拒。

閩海關是朝廷播種,由福建道孵出來的一顆金雞蛋,朝廷已經占大頭了,若是連下蛋的母雞也要拿走,那就太過分了。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江南道,也不是所有布政使都叫王玄真。

與泉州相類的,自然是廣州府了,粵海關的駐地。毫無疑問,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廣州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大漢排名前列的大型城市,萬國貿易港,至少在雍熙十年,其規模都數倍於上海。

然而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整個嶺南地區,除了一個廣州府,還能拿出哪個城市來?仔細盤算一陣,還真拿不出能打的。因此,廣州府的存在,還起著成都府在西南地區的作用,需要援濟周遭的窮兄弟,“帶動後富”,為整個地區的穩定做貢獻。

至於北麵的東海、渤海二關,則主要針對東北地區及高麗、日本二國,首先從規模上就有局限性,很多二國商人寧肯遠航到上海貿易,另一方麵,保守氛圍也更濃厚,暫時也沒有推行單獨列市的必要。

因此,至少在雍熙十年,上海成為了整個大漢帝國最特殊的城市,從建築風格,到思想理念,從經商環境,到管理模式,都是開曆史之先河,就是在大漢帝國,這座城市也越發魔幻炫麗,讓人難以預測最終會走向何方


最新小说: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 被吃絕戶?侯門主母重生殺瘋了 揚她骨灰後,瘋批帝王一夜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