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 唯一結論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世宗篇2 唯一結論

世宗篇2 唯一結論(2 / 2)

而劉文濟這邊,自然也收到過來自王約的示好與消息,有鄭元的專心致誌在前,王約的三心二意,就顯得落了下乘,劉文濟的回應,也多了些虛與委蛇,利用罷了......

在奪位事宜上,相比於慕容太後那邊的折騰,劉文濟更為忌憚的,還是大哥劉文渙,畢竟從小到大,大哥總是壓他一頭,若不是出了常妃之事,他是萬萬爭不過的。

而支持劉文渙的諸多聲音,劉文濟實則並不是太忌憚,包括趙氏家族。這也是有曆史淵源的,當初太宗皇帝冊立太子之後,對趙氏家族可有過不小的打壓,朝裡朝外清理了不少,這也就導致,趙氏家族雖然在政壇、軍壇上依舊保持這一定影響力,但遠不如全盛時期了。

而趙氏兩支,趙匡義一脈,在經過當年的失利之後,早已失望透頂,何況今時不同往日,老謀深算的趙匡義,局麵也看得清楚,其注意力也早已放到家族的傳承上了。

劉文澎之死,看起來是個機會,但平心而論,機會不大。同時,支持劉文渙的聲音雖然不小,但凝聚力幾乎沒有。相比之下,劉文濟這邊,一個寇準,話語權雖然不重,但其誌甚堅,戰鬥力極強。

何況,真正重要的支持者,往往是那些並不大聲說話,卻默默關注發展,分析局勢的人。關鍵就在於,蛇打七寸,劉文渙的短處能被一捏到死......

但是,當聽到劉文渙去拜見趙王劉昉時,劉文濟就不能不當心了,趙王劉昉,彆看他避居八年,但他若出麵發話,那可是能有一言九鼎的作用。

“娘,你說大哥能得到四叔支持嗎?”心存疑慮,劉文濟問蕭太妃。

聞問,蕭太妃抬眼看向劉文濟,她實則知道自家兒子真正心憂之處,沒有接這話,而是悠悠然地反問道:“你自陷於己之短,殊不知,此為你長?”

蕭太妃這麼說,劉文濟不由一愣,張大眼睛看向太妃,正對向母親那沉靜睿智的目光,過了一會兒,劉文濟的眼神也逐漸亮了。

劉文濟確實有其短,契丹血脈,威望不高,母族實力弱等等。但無一處是致命之短,而這些短處,放在當今天下,帝國中樞,在奪位之事上,卻是一大長處。

有大行皇帝教訓在前,對諸多權貴而言,一個年長持重、母族勢弱,且能勉強做到名正言順的繼承者,豈不更合心意?

這一點,蕭太後顯然早就看穿了。當劉文濟也意識到這一點,再看向已經年逾六旬的母親,不由湧起一股敬佩感,這個母親,對他的幫襯弼助遠超外人想象。起身,深深地向其行了個禮。

蕭太妃安然地受了,見他仍麵帶隱憂,又平靜地說道:“你擔心你四叔,然而,你四叔何等樣人物,當今天下,何人能左右他的選擇與想法?”

聞言,劉文濟一時默然。過了一會兒,又聽蕭太妃以一種叮囑的語氣說道:“做好你自己本分之事吧!”

劉文濟想了想,再拜道:“多謝娘親教誨!”

在母子二人推心置腹之時,蕭惠前來求見,稟報說,中書侍郎前來求見,打扮低調,行蹤鬼祟。

對此,母子倆頓時上了心,一番交待,讓蕭惠也秘密引其入府,由劉文濟單獨接見。

會麵的時間不算長,隻一刻鐘的功夫,王欽若便一臉肅重,恭恭敬敬地告退,劉文濟則吩咐蕭惠送他離府。

待其離去,獨坐書案的劉文濟臉上表情有些精彩,蕭太妃這時候從屏風後走了傳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看到了吧,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的!”

“兒明白了!”

作為大行皇帝寵臣,資曆薄弱的王慶若,在其駕崩後,在朝中的處境立刻就尷尬起來了。

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王欽若也開始下注了,此番前來,正是向劉文濟投誠效忠的。

王欽若其人,顯然是有把刷子的,就在翌日,便用實際行動向劉文濟展現著他的能力與效忠。

作為“過繼派”的邊緣人物,王欽若進宮求見慕容太後。第一次向太後,“真誠”、“徹底”地陳說利害,回顧曆史恩怨,一番利口饒舌,成功地讓太後把主要注意力轉移到劉文渙身上。

王欽若的說辭中,有兩點很打動太後之心,其一,她與趙妃母子間的恩怨,是如何也化解不開的,不把劉文渙打下去,日後必受其害;其次,劉文濟“勢弱”,等把劉文渙排擠走了,再對付劉文濟更輕鬆;其三,縱然最終過繼不成,劉文濟比之劉文渙,顯然更有利於慕容太後,他是嫡母,當年還有撫養之情.....

王欽若一番話最直接作用便是,奪位形勢隨之大變,由三方相持,迅速轉為兩方合力打擊劉文渙,很快就把支持劉文渙的聲音給打下去了。

到平康九年正月二十一的,在劉文澎於梓宮內躺了兩個月了,關於帝位繼承的事宜,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候選人”變成了兩個,或者說兩類:荊王劉文濟,荊王劉文濟之子。

雖然還是兩方相持不下,但到這一步,距離結果出來已經不遠了。於是,王欽若又適時地提出建議了,開始在朝中大力宣傳“太後垂簾”以彌補過繼皇帝年幼,難以掌國的問題。

可想而知,當這樣的聲音抬頭後,掌握著大權的權貴們是何等反應。

平康九年正月二十六,大概是徹底看不下去這種奪位造成的混亂了,趙王出山了,自邙山返京,直入朝堂,正式表明對帝位傳承的乾預。

劉昉並沒有找太多人來助漲聲勢,隻有一個人陪同他,已經年逾八旬的楊業。

一個白發蒼蒼,一個形如枯槁,但這兩個老者,邁著遲緩的腳步,踏入廣政殿,召集所有公卿宰相大臣,當著眾人的麵,說出“國賴長君”四個字後,關於帝位繼承的爭論,也由此宣告結束,但漢帝國的繼任之君,也在“便秘”兩個多月後,終於新鮮出爐。

平康九年三月朔,荊王劉文濟在眾臣擁戴下,於乾元殿登基正位,改元端拱,時年三十九歲。

PS:當劉昉、楊業明確支持劉文濟後,風向大轉,徹底壓過太後一頭,眼見勢難挽回,王欽若又去勸太後,與其繼續為難設阻,惹新君繼位後的敵視打壓,不若支持,換一個體麵。

慕容太後,又被說動了,因此,雖然激烈爭鬥了兩個多月,但劉文濟這個皇位,最終卻是上下一致,滿朝認同,連慕容太後都放下芥蒂,為其背書之後,劉文濟繼位的法理性,也隨之攀之最高,難為人所動搖。

這樣的結果,不算出人意料,但這樣的收場,卻出乎很多人意料,而能做到這樣的地步,新君劉文濟那溫和的麵孔下,又隱藏著怎樣的深沉與明智,是值得注意的。

隻不過,很多人都隻注意到一個“弱勢長君”的繼位,以及沉浸在皇帝主動采納端拱年號的喜悅中。

。頂點手機版網址:


最新小说: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 都三胎了還要生?絕嗣京爺失控了 公路求生,扛著擺爛反派霸榜第一 我靠經營度假公寓在末世當領主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