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3 氣質不同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世宗篇3 氣質不同

世宗篇3 氣質不同(2 / 2)

為表尊重,劉文濟在登基後,把自己理政視事的寢宮,選在了世祖晚年常居的萬歲殿。於是乎,端拱皇帝,不住垂拱殿......

而劉文濟對王旦的安排,一乾權貴們看在眼裡,多表示滿意,至少這份謹慎、寬容的姿態,值得讚揚,比起康宗的荒誕不經、難以捉摸,剛上台的劉文濟表現得可太讓人舒服了。

王旦罷相,大抵是朝局影響最小的一次“首相遜位”了,而比起此事帶來的影響,還是尚書令這個職位本身更讓人期待。到端拱元年,尚書令大漢帝國首相的地位與職權,已經徹底鞏固了,這就是輔佐天子秉執朝政、治理國家的百官魁首。

而在劉文濟時代剛剛開啟的時候,這個職位,不是僅靠皇帝支持,就能夠立足的。對於尚書令的繼位人選,劉文濟首先請鼎力支持他的趙王劉昉擔任。

結果並不出乎他的意料,劉昉直接拒絕,完全不是那種擔心皇帝猜忌的感覺,隻是很從容地向劉文濟交待了三言兩語,讓他好自為之,善待臣民。

對於劉文濟的資質、器量與能力,早在當年南巡之時,劉昉就有深刻的認識了,至今記憶猶新。朝廷內外,在看待新皇劉文濟的問題上,隻有少數人能看得清楚,趙王劉昉顯然是其一。

而麵對趙王一番坦誠的交待,劉文濟也如釋重負一般,向他躬身行禮,彎腰九十度那種。

同時,為表感謝,劉文濟又在後來追封折太妃為皇後,諡號孝誠皇後。當年魯王為此事直接被趕出朝堂,當時朝中群議不斷,而到劉文濟,辦成就像喝水一般簡單,滿朝上下,隻有讚同,幾無反對。

而此舉,毫無疑問,讓劉文濟得到了折皇後所出那數十名子子孫孫的認同與支持。

另外一個大功臣楊業,劉文濟也沒忽視,當然讓退休多年、年逾八旬的楊老太師出山為相,是不大現實的,因此劉文濟請楊延昭為相,還給了一個“出將入相”的理由,結果同樣為楊延昭所拒,請皇帝另則賢良。

由於楊皇後的關係,楊氏在朝中的處境多少有那麼些敏感,若不是老楊業本著一顆對先帝、對帝國的赤膽忠心,絕不會貿然開言的。

再之後,皇帝劉文濟方繼續表現著他的“從諫如流”,采納群臣之建議,由財政使向德明繼任尚書令,主持朝政運轉。而這件事,首先就引起了吏部尚書劉繼昌(徐王劉承贇之子)的不滿,這個宗室老臣,在年紀越發年邁的情況下,則越發渴望登頂。

當年,吏部尚書被呂蒙正給頂了,如今,尚書令近在眼前,又被向德明頂了,心中自然不甘。於是,朝廷中樞在端拱時代,是以尚書令與吏部尚書之間的角力展開的。

在這方麵,出身、資曆、功勞、能力都足夠深厚向德明,是一點都不怵劉繼昌,而皇帝劉文濟,則於其側,默默觀察,等待,等待一個把這些老貴清退的機會,當然,哪怕是熬也能熬死他們,一個個年逾六旬,能有多少年?

當然,比起朝堂之上那些看起來影響重大的人事變動,劉文濟真正插手或者說在意的隻有幾個職位,並且都讓他辦成了。

首先,以關內都指揮使折惟昌為巡檢司都指揮使。折惟昌,代國公折從阮曾孫,已故代郡公折惟正之弟。

又以蕭惠擔任大內軍副都指揮使,主要負責禦前諸班,同時,曹利用調入中樞,任為內閣學士兼知製誥。

當然,蕭恭是不會被遺忘的,劉文濟任命其為少府。前少府劉規,於平康九年春,在一場倒春寒中,猝然而逝,生前無病無災的,也算無疾而終。

雖然是個宦官,但曆侍三代君王,並且風格迥異,而能夠以一宦官之身,掌握帝國少府這個龐大的皇室財產機構三十餘年,就足以留名史冊了。

同時,劉規其人雖死,但他在少府多年任職中,構建完善的一整套事務、財務、人事管理製度,卻徹底留了下來。做事易,立規矩難,這才是劉規最厲害的地方,也是他能在少府之職上乾三十多年的根本原因,如果僅僅靠取悅皇帝,那是遠遠不夠。

當然,於皇權而言,作用重要的特務機構,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劉文濟收入彀中。梟部,鄭元果如其言,在劉文濟登基之後,就主動告老,請求回鄉歸養,劉文濟同意了,除了賜他大量金銀財貨之外,還授予三品文散官以及金紫服飾,給他一個厚重的恩典,讓他榮歸故裡,養老傳家。

名噪一時的皇城使王約,則為此前的三心二意、首鼠兩端付出了代價,當然,念其幾十年伺候兩代先帝還算儘心儘力,沒有殺他,而是流放南洋,讓他帶著自己的財產、侍從乃至姬妾、子孫(宦官與女人和子女並不絕緣),遠離大陸,永彆朝廷。王約雖然心中不甘,但最後還是叩頭謝恩。

相比之下,一直觀望的林特卻留了下來,當然不是留在武德使的位置上,劉文濟在與他進行一番談話,仔細審視過此人之後,以其為東南轉運使。對林特來說,這可是一個意義重大的任命,自是千恩萬謝,當場就給劉文濟跪了,大表忠誠。

上一個這樣待遇的人,還是王玄真,而王玄真後來的際遇,至今仍是特務係統中所有人心目中的榜樣,甚至拜相,甚至成為輔政大臣,即便後來遭到排擠,那也是特殊出身臣子能夠達到的巔峰(壽國公李少遊雖然負責武德司的具體創立,但並不能單純以特務臣子來看待。)

繼位之初,劉文濟的一係列操作,邀名務虛也好,務實取利也好,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打造一條鞏固他這個皇位的護城河,很成功。

等到端拱元年夏六月的時候,劉文濟已經徹底坐穩皇位了,而幾個月間,他雖然在朝廷之中發話不多,但朝廷內部,卻沒人敢像康宗初期那般小覷乃至忽視皇帝的意見,這似乎,就是皇帝氣質的不同造成的效果......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