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

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2 / 2)

仲夏之末的開封城,不隻迎來了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同時還迎來了一批四海八方的客人——分布於海內外的大漢帝國封王們。

楚王劉曙、越王劉晗、饒樂王劉昕、九江王劉晅、安東王劉文淵、安西王劉文澤、康居王劉文潛、北廷王劉文共、臨海王劉文海、北齊王劉文瀚(齊王劉昀薨於端拱三年)、北魯王劉文浚(魯王劉曖長子,劉曖薨於建隆元年)、南梁王劉文浣、西雍王劉堪(前雍王劉淳之子)、勾吳王劉文渝,連同燕王劉昭、許昌王劉曜在內,一共十六,已然會聚於開封城。

還有一個安南王劉繼丹,因其年少(不足十五),不堪大事,王太後遣其長兄劉繼元作為代表北上,參與此次大會。當然事實上則是,安南王室上層鬥爭激烈,王太後劉娥不敢擅離,更不敢讓她最重要的一張牌“安南王劉繼丹”離開交州......

一十六王,基本與世祖皇帝最初分封子侄、宰割天下的構想相合,也是分割中、東方世界的大宗小國之代表,而這些人集中在一起,說他們能夠掀翻整個世界都不誇張。

上一次,諸王同坐、大小宗齊聚的情況,還在太宗時期,而共商國是,則要追溯到雍熙元年太宗初繼位當年,而那已經是二十八年前的事情了。

對於國家與個體來說,二十八年的時間,已足以產生滄海桑田般的大變化。從當下宗王的構成來說,可以明顯發現的是,世祖皇帝的皇子們,已經陸續退出曆史舞台,老的老,死的死,剩下幾名年齡靠後者,除了掛著一個“皇叔”的名頭,對比一些皇侄,就連年紀都沒有優勢,遑論國家發展了。

而除了物是人非,二十八年來,最根本的變化,大抵是宗藩關係之變化了,中央與封國之間、皇室大眾與諸王小宗關係的淡化、離心,是不可避免的,朝廷對諸國掌控力的下降更是極為明顯的趨勢,伴隨著的則是各國實力的逐漸增強,這是導致這些變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到建隆三年,諸國如論國力,首屈一指,定是安西無疑,其次便是安東,這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也唯有這東西二國在早期得到了帝國幾乎無節製的輸血支持。

安西、安東之後,康居、北廷、饒樂緊隨其後,從這個非官方排名的名次來看,如今這個世界還是大陸權時代,即便於大漢帝國而言,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了,但海外的那些封國,比之陸上封國,從實力上來說,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當然,這份差距不隻是中樞輸血力度以及近幾十年發展造成的,也跟當地此前的文明發展程度有關。而南方封國,或者說海洋封國,在國力、實力的發展上能勉強跟上北方陸地封國地的,隻有安南、林邑、臨海三國。

然而,就是這三個已經基本掌握中南半島的三國,論硬實力,真正能夠比擬的,也隻有饒樂國了。而即便作為北方最弱的饒樂國,真發起狠來,十萬控弦之士或許誇張了,組織起五萬騎兵是綽綽有餘的。

而二十餘年間,戰爭頻繁的林邑、臨海兩國,在麵對真臘、蒲甘國時,動用兵力規模最大的一次,也不過三萬人。同時,至今真臘、蒲甘二國依舊橫亙在二國麵前,雖說日益式微,但也很難保證什麼時候能夠徹底實現消滅、吞並的目標。

真臘國已經快被劉文演、劉珙二人輪番上陣打散了,蒲甘國也被壓縮在緬北山區,在劉文海的統戰行動下搖搖欲墜,事實上,真正限製二國完成並吞大業的,已然不隻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經濟、交通、民族、宗教、人口問題。

此番,諸王齊聚京師,也是劉文濟醞釀多時方才付諸行動,召諸王一道,效仿太宗皇帝當年,舉行一場宗王大會,將他籌謀已久的“新宗藩製度”拿出來,共同構建一套全新的大漢帝國宗藩體係。

事實上,這股風已經吹了很多年了,最早甚至能追溯到開寶時代,隻不過一直沒有真正深刻、徹底的改變,劉文濟隻是想在“雍熙盟誓”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罷了。

而這股風,在過去的這些年,也早就吹到各國了,對於劉文濟為首的中央有什麼意圖,大夥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但也正因如此,諸王有些難對付。

就比如楚王劉曙,已經六十五的他,依舊不改當年本色,同時作為在世宗室中地位僅次於趙王的人,自然大擺皇叔的架子,在開封等了兩日,就開始與人抱怨皇帝不尊重他們,哪有讓長輩與貴賓等這麼久的。

在劉文濟駕臨之前,主要負責迎候諸王的許昌王劉曜,也已經快應付不下這乾封王了,實在太難整了。倚老賣老、一副混不吝的楚王劉曙也就罷了,安東劉文淵更是出了名的攪屎棍子,有這二王在,加上其他人的含沙射影、陰陽怪氣,想消停都難。

不過,所有的雜聲,隨著鑾駕抵至,都消沉不少,這畢竟是大漢帝國的皇帝,中央皇帝的權威在當下這個時代,還是很值錢的。

說到底,還是諸國有求於大漢母國,否則在朝廷相召之下,大可托辭拒絕,也不會齊齊整整地遠赴京師。而之所以原因來,除了中樞的威懾之外,也因為這次大會的調子已經定下了,這是要決定接下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帝國以及皇室內部格局的重量級會議,為家國大計,也得走這一趟。

針對楚王劉曙“不尊重長輩”的指控,皇帝劉文濟很給麵子,當著諸王眾臣的麵,親自向他行禮致歉,態度很誠懇,隻是嘴角的那點笑意有些讓人討厭,過程也讓劉曙膈應得不得了......

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自有一番流程鋪墊,設禦宴款待是必須的,劉文濟也需要暖暖場,以皇帝的身份亮亮相。然後是分彆接見諸王,與諸王聯係交流一番,聽取他們的彙報,試探他們的態度,很多人他都不熟悉,甚至就是不認識。

再之後,便是一場隆重而莊嚴的祭天、祭地、祭祖儀式,開封城郊那座作為世祖皇帝早年祭拜之所的祭壇,開封府早就收拾好了。

郊祭之後,東京昭烈廟也少不了一場莊重的祭拜,以告慰在帝國開國奠基、創業守土過程中犧牲的所有前輩英靈。(西京功臣閣,東京昭烈廟,這兩者幾乎就是大漢帝國的文武廟了)

然後,又是一場禦宴,前前後後拖了數日,愣是把諸王折騰得筋疲力儘了,劉文濟方才在開封皇城的崇元殿內,同諸王進行了一場“閉殿會議”。

原本,劉文濟是邀請了趙王劉昉與會的,畢竟是宗室之長,也是諸王之望,不過,被劉昉拒絕了。用他的話說,這是宗藩大會,而他那一脈,早就傳給劉文共了,在如此性質的會議上,父子同席,不合適。

這場“崇元會議”連續開了三日,具體過程如何,當時並沒有流出,後世之人也隻能在《起居注》、《世宗實錄》、《國史》以及諸王有關的一些世家傳記中找到一些記載。

而守衛在殿周圍的侍從、衛士則能清楚地聽到崇元殿內激烈的爭執聲音,場麵應是很火爆的,但是,最終爭吵出的結果,則開啟了大漢帝國一個嶄新的“宗藩時代”,奠定了未來百年乃至數百年東方世界的格局。

劉文濟與劉姓諸王盟誓,在“雍熙會談”的基礎上,擬定了一套新的“大漢宗藩守則”,變化不小,但排在第一的,仍舊是那一條:太宗皇帝一脈,乃是大漢帝國皇位永世不移的傳承者,當然,到了劉文濟,就得附加上他本人了。


最新小说: 妖魔亂世逢災年,我每日一卦糧肉滿倉 荒野求生,真千金靠殺詭炸翻全網 娛樂:全網黑我,我票房百億 開局投資落魄師尊,萬倍返還鴻蒙經 係統通萬界,我媽的小賣部被搶空 綁定扶持,開局暴擊十萬倍 高武:天賦差?我直接氪金加點 重生帶引擎 吳恩達的咒語 心聲泄露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