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

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2 / 2)

但慣性這種東西同樣存在於帝國中樞,朝廷一開始也沒有太過重視,畢竟滇黔地區的騷亂,又何嘗真正平息過,蠻亂而已,鬨一鬨,也就消停了。

當然對於殺掠漢民之事,是不能姑息的,再者也需要給張士遜麵子,於是朝廷給滇黔二道衙司下達了一份措辭相對嚴厲的敦促令,要求二道嚴加約束整頓,還民治安。同時,又給二道土司們降了一道製書,要求他們配合大漢官府,維穩滇黔,迅速恢複地區安定。

這樣的舉措,若是發生在太宗朝,哪怕在康宗朝,效果都是立竿見影的,但是平心而論,到建隆時代,西南這些山高皇帝遠的土司們,早就對朝廷失去了三十年前那般的敬畏乃至感恩之心。

因此,當朝廷製書下達時,響應的土司很少,或者他們似乎並不需要朝廷來乾預,安穩過日子的依舊安穩,互相攻伐的依舊打得火熱。

而地方官府與駐軍,卻不敢不把朝廷製令當回事,還是大舉出動,重拳出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真心剿賊,一心維穩的,還真就不多。

相比之下,有些官府官軍,卻趁著這個機會大肆殺戮掠奪蠻民.矛盾被激化,更大混亂的到來,也就不出意外了。

察西南治安難定、蠻亂漸劇,朝廷也慢慢重視起來,對兩道官府維穩不力,甚至瀆職懈怠、陽奉陰違的行為,劉文濟更覺憤怒。

於是,從建隆五年到八年,劉文濟對滇黔二道從政治到軍事進行了頻繁的整飭,但是,這種整頓給西南軍政帶來了劇烈陣痛,也導致原本秩序的進一步失控。

最大的亂事,也就發生在建隆八年秋末,以“滇桂”交界最寧州教合三部(阿月、合資、王弄山)聯合舉旗反漢起始。

這場叛亂,起初獲得雲南道司重視的原因,隻因為教合三部乃是獲得朝廷冊封的世襲土司,這種背叛與挑釁,可比一般蠻亂的性質要嚴重多了。

因此,在得知亂事發生後,最寧州的守軍便迅速出擊,意圖剿滅亂事於萌芽,然後,竟然被三部叛軍打了個全軍覆沒,最寧州由此失陷,亂事也由雲南偏僻一小州,向更廣泛的地區擴散。

與三十多年前的川蜀起義不同,當年雖然遍地烽煙,義軍紮堆,但從頭到尾都是以劍南叛軍為主,有王小波、李順這兩個起義軍領袖。

而發生在滇黔的叛亂,持續的時間更長,但並沒有達成了一個聯盟,沒有形成統一指揮,似乎就是大夥都對漢人、對大漢朝廷的統治不滿了,於是有人牽頭反漢了,於是就跟著舉起叛旗,或者從中渾水摸魚,借著混亂擴張勢力,在反漢的同時,相互之間依舊沒有停止互戕吞並的行為.

但就是在這樣一場堪稱魔幻的“叛亂”中,叛亂的規模與範圍卻在整個建隆九年裡都呈現擴大的趨勢,到建隆十年初西南叛亂最盛時,滇黔二道,半數以上的地區都有土司或蠻部叛亂。

而作為叛亂策源地雲南,幾乎全部淪陷在叛軍的烽火中,即便官軍憑借著強大實力,始終保持著一個強勢地位,但在處處烽火的局麵下,在平亂事宜上,依舊顯得被動。往往是一亂平,一亂又起,此起彼伏,治亂反複,官軍也不免疲於奔命。

出現這樣的局麵,除了叛軍充分發揮其“地頭蛇”的屬性之外,還因為,同樣有諸多漢人豪強,也按捺不住,意圖火中取栗。同時,許多飽受官府及土司壓榨的下層漢、蠻民,也各自裹聚謀亂。

於是,至少在建隆九年,幾乎整個雲南道,亂成了一鍋粥


最新小说: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三腳貓功夫闖天下 星穹神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