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可視化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種子揮發氣體的數量和密閉空間內氣流風道和風速的準確測量。
這同樣是一個很難把握的數據。
但是幸好,空間站擁有智能光腦【女媧】。
在女媧的幫助下,這些數據被路天用標準單位換算成了可以直觀的數據。
他將種子的揮發量轉換成不同濃度的溶液,他將各標記地點的輸送的氣體總量轉換成為滴定時間的長短。
他用這種方式,將整個【氣體調配】的反應過程實現了可視化。
正如【氣體調配】所需的嚴苛條件一樣,這種可視化同樣不可複製。
如果不是因為這裡是在空間站的密閉環境中,如果不是因為有智能光腦【女媧】,路天可能到現在還沒有頭緒。
萬事俱備。
路天,張朋文和丁風磊三人帶上護目鏡,來到反應容器麵前。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模擬【紅月】調配的過程。
雖然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到了近乎到完美,但是路天對於這次模擬實驗仍然沒有太大的信心。
在【調配工藝】這個領域中,也許一絲一毫的差距,最後出來的結果就會天差地彆。
但是,他還是得做。
“女媧,啟動【紅月】調配模擬。”
“指揮官,指令收到。”
隨著女媧的指令確認,五十三種溶液的電子滴管同時打開,按照設定好的參數,各種溶液慢慢的滴入到容器中。
路天目不轉睛,生怕錯過任何一絲細節。
隨著電子滴管中溶液的進入,容器中的溶液開始發生了反應。
原本種子粉末溶解於標準溶液的無色液體,開始變換著色彩,但是出乎路天的意料,這種反應並不劇烈。
容器內的反應還在繼續。
隨著容器中進入的溶液數量和溶液種類越來越多,容器中的變化開始豐富起來。
容器中的溶液顏色幻變,從絲綢般的牛奶色變成了濃鬱紫色,再由紫色變成橙紅色,橙紅色馬上又轉換成透亮的金色。
而更多時候,容器內是多種色彩混合在一起,往往下層的溶液還沒來的及反應,上層的溶液卻因為新的溶液加入反應而再次改變顏色。
這就導致了在長達幾十分鐘中的調配過程中,容器內的色彩一直在變換翻滾。
調配進行到37分鐘15秒的時候,伴隨著五十三種溶液電子滴管控製的最後一滴溶液進入到容器中,整個調配過程正式結束。
而隨著最後一滴容易滴入到容器中,原本還在不停變換色彩的溶液迅速的轉換成懾人的紅色,色彩變幻的同時,容器內的溶液像是受到了什麼特殊影響一樣慢慢的停止裡反應。
很快,整個容器內就隻剩下安靜的如玉石一般的紅色液體。
路天,張朋文和丁風磊三人等了好一會,容器內的液體都不再有新的反應。
路天湊近觀看。
【紅月】成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