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若有所思,更精確的控製【戰機】群,意味著女媧能實現更多的戰術,同樣變相的增加了空間站的進攻能力。
想到這,路天已經有了選擇。
在空間站的科技工藝等級提升到b級之後,他就會將更高級彆的【深空探測】上傳到空間站,女媧也需要為此匹配相應的設備和算法。
路天再次重複確定了一遍修複沒有遺漏之後,確定了新的修複方案。
“女媧,空間站修複按照計劃執行,具體的崗位調動,你和譚秋寧指揮官進行溝通。”
“明白,指揮官。”
路天點點頭,隨後在工作台上調出了【米歇爾護衛艦·改】的全息設計圖。
隨著大量工程師入駐【研發區】,關於【米歇爾護衛艦】的改裝計劃卻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雖然之前花費了6500點科技點兌換了【米歇爾護衛艦】改裝的圖紙,但是路天認為這遠遠不是【米歇爾護衛艦】所能達到的極限。
【米歇爾護衛艦改款】,相較於普通【米歇爾戰艦】,是將原有的【ds02引擎】升級為【ds04型薩羅引擎】,引擎輸出功率較原來提升142,動力艙較之前提高187”
主武器方麵,除去2台中型軌道炮,【米歇爾護衛艦改款】還加裝了一門能級為1500的能量炮,16門小型能量炮能級提升至147,40毫米速射近防炮提升至50毫米,最後還配備f級標準能量防護罩。
但這還遠遠不夠。
在他將【巡洋艦】【戰列艦【補給艦】【工程艦】的圖紙兌換出來後,他又參照了【星河戰爭】的資料庫。
他發現了【米歇爾護衛艦改款】的不足。
【ds04型薩羅引擎】雖然在引擎功率上有著巨大提升,但是它同樣有一個問題,引擎啟動達到峰值功率的時間,要遠超於一般引擎。
這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很致命。
他翻看了整個資庫,最終在【星河戰爭資料庫】中找到了一款名為【風係列】的f級戰艦,這一係列的戰艦都有同樣的優點,他們在具備大功率動力艙室,且引擎口轉變靈活的同時,引擎能量到達峰值的時間比同類引擎至少要快15。
這就會讓【風係列】f級戰艦在戰場上更加的靈活且更容易保持主動性。
而它們的引擎,是一款名為【風啟fq02】的驅動引擎。
為了滿足接下來的對戰要求,路天打算將【風啟fq02】的引擎替換掉原有的【ds04型薩羅引擎】。
而整個戰艦的動力艙室,路天挑中了一款名為【光躍動2型】動力艙室,在加入稀有材料【光柵石】之後,【動力艙室】較原有的動力艙動力提升66!
稀有材料帶來的恐怖提升在動力艙室內體現的淋漓儘致。
而與動力艙室配套的,路天選擇了與【光躍動2型】配套的能量管路。
但是這些都不算是改裝的重點。
重點是在原本就簡單粗獷的戰艦上,因為有了更強大的【動力艙室】,路天計劃將小型能量跑的數量由16門提升至32門,速射近防炮數量提升到60台,並全部做隱藏處理。
整個【米歇爾護衛艦】,將由之前普普通通的一艘戰艦艦,徹底的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時進行火力覆蓋的刺蝟。
這是一艘護衛艦!
誰也想不到,當需要它的時候,它就會伸出它凶橫獠牙,給與敵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況且這不是【米歇爾護衛艦改款】的最終形態,路天還不清楚戰艦的哪一部分可以通過【科技改裝】進行升級,但是可以預想到,最終戰艦下線,一定會比預期的還要更加強大。
【米歇爾護衛艦】的改裝至此完全確定下來。
再將改裝圖紙交由女媧確認後,經過大量的計算,【光躍動2型】動力艙室能夠完全支持如此強大的火力覆蓋。
路天立即兌換了相關【引擎】以及【動力艙室】的圖紙。
而另一百年【護衛艦】的進度,目前正在進行【藍鳶驅動引擎】的試車,【護衛艦】其他部分的科技攻關,在工程師數量已經優先滿足的情況下,已經開始了同步攻關。
對於係統提供的【護衛艦】圖紙,它的合理性以及各模塊之間的搭配,已經找不到可以再改裝升級的地方。
而同時,【研發區】也已經開始了【驅逐艦】的科技攻關工作。
此時的空間站,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更加忙碌與充實。
...
...
2小時後。
在蘇青一係工程師將資料上傳到空間以後,空間站終於達到了全科技等級b級。
路天在第一時間將支線任務的獎勵用在了【深空探測】的提升上。
【深空探測:一種對相鄰星係之間天體以及宇宙環境開展的探測活動,能量損耗降低15,深空探測精度+20,隱秘性提升5,受乾擾性降低10,解鎖【微型反雷達】圖紙,當前等級v4,下一等級升級需要消耗科技點25600點,特殊要求尚未解鎖】
“我們還需要【探測雷達v4】的支持。”
路天沒有猶豫,將【探測雷達v4】的科技工藝兌換出來上傳到了空間站。
【探測雷達:一種利用電磁波確定宇宙天體及其他物體位置的裝置,當前等級v4,下一等級需消耗科技點36點,需求:【電磁學b級】【材料學b級】【冶煉學b級】【能量傳輸v4】【深空探測v4】】
“指揮官,預計需要47小時完成【探測雷達v4】的製作以及【深空探測v4】的程序算法匹配。”
“預計在第52小時後,空間站將啟動【深空探測】進行探測。”
女媧彙報完信息,全息屏幕上的畫麵更換,分成了四個不同的屏幕顯示著不同的畫麵。
配合著這些畫麵,女媧的聲音繼續響起。
“指揮官,按照計劃,第一批【稀有材料】勘采飛船已經出發,限於目前【勘采飛船】產能,每種稀有材料礦脈配備一艘【勘采飛船】進行采集,根據距離遠近,預計第一批材料返程時間在120168小時之間。”
“另外【研發區】武器部負責人曹唯首席,引擎部負責人常嘉首席有新的方案想進行改裝申請,他們在【研發區】等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