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劉備的後半句話透露出的深意,則更加是不可言的了。
而從劉備的語氣足可以看出,他不是在與糜暘商量,而是在決斷。
見劉備心意已決,糜暘也不扭捏。
他連忙讓丁封牽來一匹駿馬。
駿馬牽來後,糜暘先是將劉備扶上馬背,然後他自己才跳上劉備的身後,為劉備親自執韁引馬。
在糜暘的驅使下,那匹駿馬昂首發出一聲嘶鳴,似在表達自己的驕傲。
而後駿馬就邁動起馬蹄,帶著背上兩位眼下在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朝著長安城內緩緩行去。
在大量漢軍湧入長安城內的時候,長安城內早已經亂成一團。
當然亂的主要是那些魏軍將領及士兵。
曹彰在方才的城牆倒塌中生死不知。
眼下能夠指揮魏軍的隻有夏侯楙。
當夏侯楙得知城牆處發生的驚變後,他差點沒直接嚇死。
就算是親眼所見,也絕對無法理解方才在章城門所發生的一幕,更何況經過誇大的道聽途說?
夏侯楙原本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但魏軍中還是有些鐵血將領的。
他們建議夏侯楙鼓動城內的數十萬百姓,配合幸存的魏軍與進入城內的漢軍打巷戰。
漢軍人多勢眾不錯,但巷戰是沒辦法發揮人數優勢的,相反人數上的優勢,反而會讓漢軍陷入被動中。
而魏軍久居長安城內,對城內的地形十分熟悉。
要是一旦與漢軍打起巷戰,未必沒有機會將漢軍重新趕出長安城。
至少也會讓漢軍受到不小的死傷。
在那些鐵血將領的強烈建議下,夏侯楙勉為其難地答應了這個提議。
可讓夏侯楙及一眾魏將沒想到的是,當夏侯楙的軍令發出去後,城內的數十萬百姓,根本就沒多少人搭理魏軍。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可能要他們人人原本都是心懷漢室之人,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
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長安城內的數十萬百姓對曹魏感到不齒。
身為長安城內地位最高的兩位大將曹彰與張合,他們本應該想著是如何抵禦敵人,保護好長安城的安全。
但結果呢?
敵人還未進攻,他們二人就因為權力之爭,自己先內亂起來了。
還將這種內亂堂而皇之暴露到大街上來。
這種猶如強盜般的火拚行為,直接讓長安城內的數十萬百姓,都喪失了對曹魏的敬畏之心。
一旦對曹魏失去敬畏,那麼自然就會思念起大漢。
正如後世的南北朝時期,在看清了西晉的真麵目之後,天下百姓又人人思念起大漢起來。
就連異族建立的政權為了爭取民心,也會恬不知恥的用漢來當做國號。
以當下的實際情況來說,長安城內的百姓,至少有九成以上都是希望漢軍入駐長安的。
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楙發出的那道軍令在長安百姓看來,無疑就是一個笑話。
而若沒有長安百姓的配合,所謂的巷戰戰術根本就無法實施。
甚至有許多長安百姓在看到入城的漢軍後,紛紛簞食壺漿,跪立在街道兩旁,主動歡迎著漢軍的到來。
而當這樣的場景在長安城內傳開後,城內尚有戰鬥力的魏軍,軍心也一下子崩潰。
越來越多的魏軍不聽指揮,主動打開其他麵的城門朝著城外逃去。
隻是基層的魏軍容易逃離,在於他們除去自己的生命就毫無牽掛。
但對於夏侯楙這些魏軍高級將領來說,他們在長安城內這麼久,囤積了大量的財富。
在逃走之前,他們還想著將往日中搜刮來的財富一同帶走。
這樣一來,他們無疑就耽誤了逃離的進度。
等夏侯楙等人收拾好細軟,再想逃出去時,他們卻發現未央宮早已經被漢軍所包圍。
本來漢軍的速度也不會這麼快,可要是加上有大量的百姓在前方帶路呢?
再加上有大量的百姓,主動告知漢軍該封鎖哪些道路呢?
長安,民心俱失,這一戰曹魏簡直敗的體無完膚。
而看著湧入未央宮,將自己團團包圍的一眾漢軍,夏侯楙嚇得直接跪倒在地。
心驚膽戰的夏侯楙看著迎麵朝他走來的一員漢將,他鬼使神差般問出了眼下心中最大的疑問:
“你們的大將軍,是神嗎?”
先有公安火燒連營,大敗東吳。
後有南鄭遙引漢水,吞沒魏營。
今又以身為旗,致使長安萬鈞城牆傾然崩塌。
能做出以上三大神跡的人,還能算是人嗎?
夏侯楙的疑問,讓周圍的漢軍全都大笑起來。
他們全是糜暘的親軍。
大笑之後,站在夏侯楙身前的州泰,故作神秘的反問道:
“你猜?”
非大將軍乃神人,實乃大漢天命所歸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