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有令,國家重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守衛的話,讓許慈直接氣笑了。
眼下他是穿著官服的,九卿的官服常人豈會認不出?
身為堂堂太常,難道連尚書台都不能進入了嗎!
被氣憤衝昏頭腦的許慈,一手撥開守衛的阻攔,朝著尚書台內大步跨去。
許慈的舉動出乎了守衛的意料之外。
可守衛縱使有心阻止,礙於許慈的身份他也不敢下狠手。
在守衛的心有顧忌之下,許慈一路突破到糜暘辦公的大堂之外。
隻是到了大堂外後,許慈再無法繼續前進。
因為守衛大堂的是糜暘的親衛。
身為大將軍的親衛,除非是劉備或諸葛亮到來,否則天下間還沒有人能讓他們退縮的。
見大堂外的糜暘親衛死死阻攔著自己,許慈氣急之下不由得對著大堂內大喊道:
“臣許慈有要事求見大將軍!”
似乎是怕大堂內的糜暘聽不見,許慈一連鼓起中氣喊了好幾聲。
而不出許慈預料的是,在他的高聲呐喊下,大堂內終於有了動靜。
隻見馬良、馬謖、董允、費禕、蔣琬等臣子陸續從大堂內走出。
那幾位俊傑在來到大堂外看到許慈時,他們的眼中都有著擔憂的神色。
馬謖更是想出言勸一下許慈,可還未等馬謖說話,他就被一旁的兄長馬良徑直拉走。
關羽封王風波背後隱隱有著糜暘的影子,這樣的大事若是諸葛亮不發話,不是他們可以輕易插手的。
待幾位俊傑都離開後,堂內的丁封出來對著許慈言道:
“大將軍有請。”
聽到糜暘終於肯見他了,許慈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不是沒有注意到馬謖等人臉上的異色,可他並不懂那異色的含義是什麼。
眼下他隻想著匡正長安城內的不良風氣!
下定決心的許慈,跟在丁封身後,朝著大堂內走去。
不久後許慈來到了大堂之中,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糜暘。
在許慈看見糜暘的同時,糜暘自然也看見了許慈。
糜暘是認識許慈的。
許慈,字仁篤,南陽人士。
許慈從師大儒劉熙,精通鄭玄經學,鑽研多門經學,是建安年間有名的學者之一。
當年劉備平定蜀地後,因地方曆經喪亂破壞,學問之事久廢不舉,於是聚集法典圖籍,淘汰各家學說,召許慈、胡潛同為學士,與孟光、來敏等一起掌典文獻古籍。
雖說許慈無治世之才,但鑒於許慈的名聲,懷抱千金買馬骨之意的劉備,對許慈卻是重用連連。
章武元年時,許慈被拜為太子少傅,成為劉禪的老師之一。
章武三年時,許慈代替去世的伊籍升任太常。
而由於在收複長安後劉備要在元旦告祭祖陵,故而許慈作為大漢朝內最了解漢家製度的人之一,成為最早一批被召來長安的大臣。
隻是糜暘也知道,與許慈淵博的學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慈的性格卻十分偏執狹隘。
以前許慈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不僅多次與眾多名士互相攻訐,還在劉備麵前上演過全武行。
也正因為許慈是這種性格,他才能做出今日硬闖尚書台的舉動。
近日來不是沒有人因城內風波來找過糜暘,可隻要是情商正常的人聽到守衛的話後,便會自覺的離去。
唯有許慈。
深知許慈性格的糜暘,對許慈談不上有什麼好感。
礙於禮節,糜暘倒是出言讓許慈坐下。
但許慈並未注意到糜暘有些冷淡的目光,他在入座後,便義憤填膺地控訴起來:
“近來城內多有大逆言論流傳,難道大將軍對此一點都不知情嗎?”
“依慈之見,大將軍應儘快派人在城內抓捕那些進言追封關羽的人。”
“若再按城內的大逆言論發展下去,勢必會讓有些心懷不軌之人借機生事,從而動搖我大漢的根基。”
“況且陛下離開長安前,將一應國政委於大將軍之手,若陛下回來之時,見長安動蕩不安,大將軍有何麵目以對陛下?”
...
許慈越說越氣憤,而他自身糟糕的性格,也讓他沒意識到自己的話語,已然有了不敬之處。
許慈更加沒意識到,糜暘的眼色正變得越來越冷。
就在許慈喋喋不休的時候,糜暘以一聲冷厲的話語打斷了他的話:
“故大將軍的名諱,也是你能直呼的嗎?”
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許慈方才意識到方才自己的失言。
而也就在這一刻,許慈好似感覺到有股刺骨的寒冷正包圍著他。
明明大堂內生著取暖的火爐,那麼這股寒冷又是從何而來?
在看到糜暘冷冷的目光後,許慈找到了答案。
隻會閉門讀書的士人,哪裡能擋得住久經沙場的名將身上釋放出的氣勢。
在糜暘寒冷目光的注視下,許慈的身體不禁變得顫抖起來。
許慈並不知道糜暘還有如此冰冷的一麵。
近年來朝野上下皆傳糜暘有陛下之風,寬仁愛人。
在這種言論的影響下,許慈方才才會不自覺在心中降低對糜暘的敬畏。
可許慈卻忘記了一點,糜暘再如何寬仁愛人,眼下他也是一國軍政儘操於手的大將軍,是可以不拿出任何證據,就可以一言以定他未來的大將軍!
就在兩股顫顫的許慈,心中陡然升起的畏懼情緒越來越重時,他看到了糜暘在輕笑一聲後起身朝著他緩緩走來。
糜暘每靠近一步,許慈就感覺到他身上的壓力越大,好似現在朝他走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隻能仰視的高山。
來到許慈身前後,糜暘壓低身子靠近許慈,於許慈的耳邊糜暘輕聲說道:
“孤對陛下有何交待,需要告訴你嗎?”
“另外,孤覺得孤的先翁理當被追封為王。
怎麼,你有意見嗎?”
許慈是太常,是九卿之一。
可對當下的糜暘來說,那又如何?
大將軍都殺過,何況一區區九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