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奇怪表現,又讓一旁的司馬師疑惑起來。
之前司馬懿在派出騎軍追擊漢軍時,司馬師就曾勸過司馬懿:漢軍有序後退,若不派精兵追之,難以奏效。
但司馬師的這個建議,卻是被司馬懿無視了。
而當如今追擊失敗的消息傳來後,司馬懿卻不惱反喜,這是為何?
司馬師當即向司馬懿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這次司馬懿並未無視司馬師。
心情大好的司馬懿笑著對司馬師言道:
“張飛圍城數月,人困馬乏,吾料他早有退兵之意。
可宛城近在眼前,若非有重要的事情,張飛也斷難下定決心從宛城撤軍。
既是有重要的事情,促使張飛撤軍,那麼張飛就一定心急著儘快回到荊州。
隻是張飛並非無智之人,他知道突然撤軍,有可能會讓我軍產生追擊之心。
故而一開始,張飛要麼會親自率軍斷後,要麼會派精兵斷後。
從今日收到的戰報來看,吾的這一點推測是沒錯的。
而吾方才也說了,漢軍是有急事而撤退。
那麼按照常理,在我軍的第一次追擊失敗後,漢軍就會掉以輕心,全力撤退。
這樣的時機,才是吾真正想要的。”
聽完司馬懿的分析後,司馬師恍然大悟。
父親高明呀!
看著司馬師眼神中崇拜的目光,司馬懿並未太過在意。
對司馬懿來說,當下更重要的事是召集大將,全力追擊漢軍。
想到此司馬懿當即發出了召集諸將的將令。
...
從宛城退回荊州,正常情況下有一處地方是必經之地。
這處地方正是南就聚。
南就聚地勢低窪,周圍有山林掩護,還有河流流經,乃是一處天然的屯兵之地。
司馬懿在率上萬魏軍疾馳了一段時間後,在短暫的歇息時間內,又掏出身上的地圖認真看了看。
由於漢軍早出發,加上當下司馬懿率領的大多乃是步軍,所以要想短時間內追擊上漢軍是不可能的。
故而司馬懿的設想是,儘快趕到南就聚,將它當做己方兵士的紮營之所。
等立好根據地後,再根據實際情形采取下一步的進攻行動。
看著地圖上的標誌,司馬懿知道他已經離南就聚不遠。
於是司馬懿趕緊讓人召來了牛金。
牛金原為曹仁部將,在曹仁戰死後因生性驍勇深得司馬懿喜愛。
在牛金到來後,司馬懿指著地圖上的南就聚對牛金言道:
“吾欲命你率軍三千,先我軍大部抵達南就聚安營紮寨。
不知你可敢接下這任命。”
麵對司馬懿的詢問,身形粗壯的牛金立刻甕聲甕氣地言道:
“有何不敢!”
張飛都快撤到育陽了,他又有何不敢呢?
牛金的豪氣發言讓司馬懿心中喜悅。
司馬懿取來一根令箭交到牛金的手中,對著他眼含期待地說道:
“去吧!”
接過司馬懿手中的令箭之後,牛金當即就轉身離去。
看著牛金離去的背影,司馬懿眼神變得幽深起來。
以當下情勢,他本可以不用派出牛金為先鋒。
但為自身安全計,他最好就是先派一支先鋒前往南就聚。
在牛金率軍離開後,司馬懿讓留下的軍士先好生休息。
待休息的差不多後,司馬懿才打算率軍前往南就聚。
也許是那夜司馬懿的自信感染到了牛金,牛金並不覺得前方會有什麼危險。
身為先鋒的牛金,一路率軍狂奔,不過一個時辰後就趕到了南就聚。
在來到南就聚的外圍後,牛金感覺到南就聚十分安靜。
牛金不是第一次率軍來到南就聚了,故而他對南就聚周圍的地勢不算陌生。
南就聚原本是一個大型鄉落,可在張飛北伐後,南就聚內的百姓就都被張飛遷走了。
從這一點來說,南就聚的寧靜算不上異常。
在外圍短暫的停頓之後,牛金就率領著三千魏軍肆無忌憚地踏入了南就聚之中。
從地形上來看,南就聚很像一座山穀。
西麵群山環繞,東麵江水交纏。
能夠進出南就聚的,隻有南北兩個出入口。
而就在牛金率軍從北麵入口進入南就聚之後,一直隱藏在山林中的漢軍,在張苞的率領下登時出現堵住了南就聚的北麵出口。
後方有漢軍出現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牛金的耳中。
在聽聞這個消息後,牛金不禁大驚失色。
下意識地牛金就下令全軍,儘快朝著南就聚的南麵出口趕去。
隻是還未等魏軍趕到南麵出口,在趙統的率領下,一支漢軍早已經將南麵出口封鎖死。
待南北兩個出口都被漢軍圍堵住後,這代表著牛金率領的魏軍,徹底被漢軍困在了南就聚中。
而就在三千魏軍麵對這場驚變六神無主之際,在西麵的群山之間,鄧艾率領著上千漢軍弓箭手出現在魏軍的眼中。
看著居高臨下與周圍草木好似連成一片的眾多漢軍弓箭手,牛金及一眾魏軍的心態徹底炸開了呀。
將軍不是說,當下漢軍放鬆無備嗎?
那眼前出現的這一幕是怎麼回事?
看著下方驚慌失措的一眾魏軍,鄧艾的臉上浮現了笑意。
從魏軍打的旗幟可以看出,這支魏軍的主將是平南將軍牛金。
雖說不是司馬懿,但能擒殺一位將軍,也算是不小的功勞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鄧艾立即就揮動了令旗。
令旗揮動之下,山上箭如雨下,射傷大量魏軍。
而早就饑渴難耐的張苞,更是當先一馬,提槍朝著牛金殺去。
聽說你很能打呦。
...
率軍重新出發的司馬懿,在越來越靠近南就聚後,很快就發現了異常。
時間過去這麼久了,牛金還未派來信使彙報紮營情況。
而心中的不好預感在斥候的稟報下成真之後,司馬懿不由得驚呼道:
“車騎竟未退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