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_糜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糜漢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

第六百五十一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2 / 2)

劉備流淚惋惜的模樣讓張飛變得急切起來。

他知道他又說錯話了。

考慮到劉備的身體情況,張飛急的想伸手為劉備擦拭去臉上的淚水,可張飛的舉動,卻被劉備溫和地伸手阻止。

“無妨。

想來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與他們相會了。”

在張飛麵前,劉備絲毫不防備地說出了他當下的身體狀況。

而聽到劉備的話後,張飛臉色大變。

在數萬敵軍麵前,張飛也能神色自若,但劉備的這句話,卻讓張飛徹底慌了神。

“兄長,你可不能......”

後麵半句話,張飛沒有說出來。

隻是劉備知道,張飛想說的是什麼。

麵對驚慌失措的張飛,劉備笑著握住他的手。

“益德!

為兄總有離開的那一日的。

這是天命,非人力可以阻擋。”

說完這番話後,劉備握住張飛的手突然用力。

注視著眼前這位跟隨他數十年至死不渝的兄弟,劉備繼續說道:

“為兄不懼死。

為兄擔心的是,在我死後,阿鬥會鎮不住。

你這次歸朝,就不要再走了。

長安需要你,阿鬥更需要你。”

宛若托孤一般的言語,讓張飛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淚。

而麵對著劉備的請求,張飛又豈會有拒絕的道理呢。

“兄長放心,有飛在一日,宵小之輩就斷難危害到大漢的社稷。”

聽到張飛的承諾之後,劉備漸漸鬆開了他握住張飛的手。

對張飛回朝一事,近來長安城內有著許多推測。

但不管對彆人來說,張飛回朝有著怎樣的意義。

對劉備來說,張飛的回朝無疑是讓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兄長信你。”

...

在張飛回到長安的當日,劉備並未對張飛進行大的封賞。

這讓長安城內的許多人感到不解。

雖說張飛並未參與北伐關中一役,但在荊州張飛也是發動了北伐的。

而且由張飛主導的北伐之戰,儘管未攻克下宛城,但也是收複了不少失地。

最重要的是,張飛的北伐舉動在戰略意義上來說,起到了牽製中原魏軍的效果。

若沒有張飛圍攻宛城,糜暘北伐關中時麵對的壓力肯定會大大增高。

無論從哪方麵講,張飛的這次都應該得到封賞。

可一切都很平靜。

隻是就在眾人以為張飛歸朝一事,會這麼平穩地過去之時,一道徹底引爆長安輿論的奏疏被送到了劉備的禦案之上。

這道奏疏是由糜暘親筆寫就的,奏疏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奏請劉備追封故大將軍關羽為王。

儘管在之前的日子裡,追封關羽為王一事早已經在長安城內鬨得沸沸揚揚。

可那時候並未有朝廷重臣出來,發表過對這件事的看法。

沒想到的是,就在張飛回朝的第二日,身為大將軍的糜暘會公開上書支持這件事。

而當糜暘公開表態後,當即就有許多朝臣跟隨糜暘一起上書。

那些朝臣主要是以東州派與關西世家背景的為主。

一語出,而群臣追隨,糜暘第一次正式在天下人麵前展現了他在政治方麵的號召力。

劉備在收到糜暘及眾臣的上書後,並未著急下決定,他選擇召開一次大朝會,來公開討論這件事。

儘管糜暘的支持者很多,儘管之前相關的輿論工作鋪墊的很到位,可在這次大朝會上,還是有不少大臣公開反對這件事。

反對的主要理由,無非就是劉邦的那句白馬之誓。

但單憑這一句誓言,可無法阻止能言善辯的關西大臣們。

白馬之誓的全部內容是:“非劉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擊誅之。”

很多人都隻記住了誓言的前半句,卻忘記了後半句,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因為這句不是劉邦的詔令,而是他對天下人做出的誓言。

政治誓言的本質是——各得利益。

沒有功的人,不可以稱侯。不是劉氏宗親,不可以稱王。

這兩句話相輔相成,而合起來才是真正的白馬之誓。

許多關西大臣就舉出了各種各樣的例子——漢室四百年以來,多的是無功而侯的故事。

而從那些故事中,那些大臣得出了一個結論:

破壞白馬之誓的第一位天子,絕不是劉備。

除去這一點外,更是有關西大臣隱晦地指出,漢室四百年來,破壞祖製的天子大有人在。

彆的帝王就不提了,就說孝武帝吧。

劉邦定下的祖製是“無為而治”,劉徹搞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若說這一點還不算過分的話,那麼劉徹直接將大漢的五德屬性更改了呢?

在劉徹以前,其實劉邦定下的是大漢是水德......

然後大漢的五德在劉秀稱帝後,又被改了一次......

五德在當世可以看做一個朝代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政治法統之一。

朝代的五德都能這麼改,那麼根據時勢做出其他變化,又有何不可呢?

關西大臣不斷舉出各式各樣的例子,主要的目的就在於淡化“違背祖製”這一名頭的影響力。

麵對那些例子,其他大臣也不可能睜眼說瞎話,妄自否定呀。

而就在糜暘的支持者,在與那些大臣激烈爭辯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車騎將軍張飛起身表態,支持糜暘的提議。

當下大漢的政治派係主要分為三類:荊州係,元從係,東州係。

本來若隻有東州係大臣及還不成氣候的關西大臣支持糜暘,這件事還不至於到一麵倒的狀態。

可當元從係的領袖張飛也明確表態支持此事後,朝會上的風向可就產生了壓倒性的變化。

一時之間,追封關羽為王一事,好像成為了大部分臣子的共識。

當然這種共識的出現,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在於荊州係領袖諸葛亮全程一言不發。

諸葛亮不主動表態,荊州係大臣自然也就不會參與這件事。

在東州係與元從係大臣大力支持,荊州係大臣坐觀結果的情況下,追封關羽為王一事最後在朝會上順利通過。

最後劉備正式下詔:“追封關羽為襄陽王,贈諡號忠武!”

當劉備的這道詔書下達後,許多聽聞這件事的人沸騰了。

原來想獲得王的封號,不一定要如曹操那般謀逆,隻要為大漢立下大功也可以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 崩鐵:黑塔女士這麼看我怎麼辦? 詭異降臨:死亡室友的深夜來電 謝太太的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