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侯有大功於社稷。”
劉禪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下,鄭重地說出了這句話。
而就在劉禪說出這句話後,糜暘不由得扶額歎息——老鐵,這時候我都沒急,你急什麼呀!
可儘管在心中對劉禪有著吐槽,但在行動上糜暘卻一點都不遲疑。
不等劉備的宣召,糜暘就徑直從劉備的身後走出來到劉禪身旁。
隨後糜暘對著劉備一拜道:
“暘身為大漢臣民,為大漢效力乃分內之事,不敢言功。”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就伸手拉了一下一旁的劉禪,希望他能跟自己一起退下。
但劉禪卻沒搭理糜暘,他的臉色依然很鄭重。
他鄭重的神色配上他方才說的那句話,讓任何人都能無比清晰地感受到,他維護糜暘的拳拳之心。
在劉禪的話音落下之後,劉備並未及時對他的話做出回應,這讓劉禪不免變得忐忑起來。
他是沒有許多俊傑聰慧,他也沒有許多老臣閱曆豐富,他看不出劉備為何會突然免去糜暘的大將軍職務。
因為看不出,所以他心中油然地生出了擔憂之情。
劉禪不想再把過多心思放在猜測上,他這時候的想法就是不想讓糜暘受委屈。
或許在旁人看來,他的這番舉動有些衝動,並不明智。
可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
章武二年時,他與糜暘在殿內擊掌盟誓,永不相負。
為了不讓糜暘受委屈,哪怕心中再如何忐忑,但劉禪還是牢牢保持著深拜的姿勢,倔強的表達著他的態度。
一時的愣神後,劉備的思緒漸漸回歸。
思緒回歸的劉備,將目光不斷在劉禪與糜暘的身上不斷回轉著。
隨後劉備的口中便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劉備一邊笑,一邊指著劉禪與糜暘二人對身前的張飛言道:
“益德,他們二人好似當年你我兄弟呀!”
說完這句話,劉備笑得越來越開心,笑得越來越大聲。
而聽完劉備的這句話後,回憶起往事的張飛也不由得大笑起來。
是呀,真是越看越像!
當劉備的大笑聲響起後,眾臣立即意識到,糜暘被免去大將軍之職,絕非是他與劉備的關係出現什麼問題了。
劉備是在拋磚引玉!
可若大將軍之職隻能算磚的話,那什麼樣的封賞才能配的上玉的稱呼呢?
沒有讓疑惑的眾臣等待太久,劉備下一刻就朗聲喚道:
“子晟!”
“臣在!”
在應下劉備呼喚的同時,糜暘整個人上前了一步。
劉備先是靜靜地打量著糜暘。
麵對諸葛亮時,他的反應是以慶幸、感謝為主。
麵對張飛時,他的反應是以珍重,親昵為主。
可在麵對糜暘時,劉備當下心中卻完全被另外不同的四個字所填滿。
滿足,自豪!
“今日之前,朕曾想過,該如何於淩雲高台上稱讚於你。
可直至今日,朕尚未想出來。
非卿無有功勳可讚,乃是卿之功勳,累之如葉,重若泰山也!
朕以有你這位佳徒為豪,而大漢亦以有你這位名臣而為豪!”
劉備嘴上雖是說不懂得怎麼誇讚糜暘,但他說的話卻還是糜暘感到受寵若驚。
數百年來,不乏有人以身為大漢臣民而感到自豪。
但在劉備的口中,現在卻是大漢會因為他而感到自豪。
這份誇讚比一切的美詞都來的更重。
劉備對糜暘的誇讚,自然也落入了眾臣的耳中。
若是旁人被劉備這般誇讚,眾臣難免會感到嗤之以鼻。
可在看到那人是糜暘後,他們的目光的卻變得火熱起來。
望一望這關中的萬裡河山,想一想今日大漢高漲的複興氣象,劉備的這番誇讚會過譽嗎?
不,可謂是實至名歸!
就在眾臣看向糜暘的目光都變得火熱時,劉備直接拉著糜暘的手來到高台邊,他對著下方的上百漢臣及數萬漢軍高聲說道:
“章武元年時,朕在心中暗暗做了一個決定,朕有朝一日要為朕身旁的這位義子,創造出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將軍尊號!
南鄭之戰獲勝後,朕亦答應過朕身邊的這位大漢的大英雄,有朝一日朕要為他舉辦萬人矚目的拜將大典!
而那有朝一日,正是今日!”
在對著天下人說出這番心聲後,劉備將目光看向身後的內侍。
內侍在看到劉備的眼神,立刻就朝著高台下方走去。
當內侍走下高台之後,劉備直接高舉起身旁糜暘的手,對著天下人高聲喊道:
“朕今日冊封齊侯糜暘為天策上將!
天策上將位在諸侯王、相國、大將軍、三公、列侯之上,一切禮儀規製比同太子!”
劉備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久久飄蕩在高台上下。
當劉備的話傳入諸位漢臣的耳中後,他們的臉色已經不能用震撼來形容了。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呆滯。
他們聽傻了。
而太常許慈自不必說,他幾乎都要氣的暈過去了。
劉備身為帝王,創造出一個新的將軍尊號並不稀奇。
驃騎將軍這個尊號,就是當年孝武帝為霍去病專門想出來的。
而帝王創造出來的將軍尊號,地位高一點也可以理解。
可問題是天策上將的地位,是可以用高一點來形容的嗎?
從劉備對天策上將的地位描述可以看出,天策上將這一尊號,都已經超越了人臣的界限了!
這還隻是名,那接下來的權呢?
陛下,你要控製你自己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