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鬼蜮一般的寂靜,就是陸遜想見到的氣氛嗎?
為了防止諸將在這詭異的寧靜氣氛中胡思亂想,陸遜將目光看向了諸葛瑾:
“子瑜,接下來還要勞煩你跑一趟了。”
陸遜的話,讓諸葛瑾臉上露出一些為難之色。
剛才一向是老好人的他,為何會起身與步騭爭吵呢?
原因倒也簡單。
乃是步騭建議陸遜,派諸葛瑾出使州陵。
這樣的目的有二:
第一:就是探查下糜到底在不在公安。
糜太會蒙騙人了。
加上還是有許多吳將,認為糜不會拋下天策精銳,果斷的從宛城前線返回。
數萬天策精銳的安危,糜真的會不顧嗎?
諸位吳將皆知道,糜在不在州陵,將直接影響他們接下來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故而探查清楚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第二嘛:
那就是諸葛瑾可以借出使之舉,趁機打探下漢軍的虛實。
漢軍來了多少人?
是不是都是精銳?
糧草是否充足?
...
以上種種情報,可都是直接影響到他們接下來的命運的。
不得不說,步騭的想法有可取之處。
但諸葛瑾不樂意呀。
他們此番進軍荊州,可謂與糜結下了國仇。
朱桓枉殺糜好友王洪,可謂與糜結下了私恨。
在己方與糜有國仇私恨的情況下,自己還堂而皇之的走到糜麵前?
要是糜一個激動,把自己烹殺了該怎麼辦!
攸關身家性命,正常人都會拒絕。
隻是諸葛瑾再怎麼拒絕都沒用。
陸遜看到了諸葛瑾臉上的為難之色,他知道諸葛瑾心中的擔憂,不過他卻覺得諸葛瑾是在杞人憂天。
“世人皆知,孔明公為糜之師。
而子瑜你是孔明公的嫡親兄長,糜再怎麼痛恨我軍,都不會傷害你的。”
“另外,看在孔明公的份上,糜也不會做出驅逐你的舉動。”
陸遜開口說出了諸葛瑾必去的緣由。
“子瑜,當下隻有你,能為我軍探清賊軍虛實呀!”
說這句話的時候,陸遜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
見陸遜都這麼說了,諸葛瑾還能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無可奈何之下,諸葛瑾歎了一口氣後緩緩站起身來:
“既為國家安危,臣願往!”
諸葛瑾的話讓陸遜大喜。
他即刻為諸葛瑾安排了侍衛。
而等諸葛瑾離開大帳後,陸遜又看向諸將言道:
“吾知汝等,現今正處於驚懼中。
但吾認為,我軍尚未到山窮水儘之時。
該如何退敵,亦該如何突圍而出,皆待子瑜回來後再計較。
但汝等深知,王洪之死已讓我軍與糜結下死仇。
我們不是子瑜。
為國家計,亦為自身計,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汝等能拋棄一切遐想,專心輔助於吾安撫軍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