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早早起來的諸葛瑾就向糜暘表達了離開之意。/P
麵對諸葛瑾的突然請辭,糜暘感到有些驚訝。/P
而在看到諸葛瑾臉上的黑眼圈後,糜暘察覺到諸葛瑾昨晚肯定沒睡好。/P
於是他問諸葛瑾道:/P
“可是暘交待不周,讓子瑜公感到不快了?”/P
聽到糜暘的疑問後,諸葛瑾臉上適時一些驚慌之色,但他很快就平複神色答道:/P
“非也。/P
乃是瑜身為人臣,今使命已達,應早歸公安複命才是。”/P
諸葛瑾以公務在身,來搪塞糜暘的疑惑。/P
而在聽到諸葛瑾的解釋後,糜暘似乎也相信了這種說法。/P
隨後他有些遺憾地說道:/P
“暘本來還想向子瑜公討教一些《詩經》上的難處,看來這個想法是難以實現了。”/P
與扶風法氏不同的是,琅琊諸葛氏的家傳經書是《詩經》。/P
而糜暘既然拜諸葛亮為師,那麼他自然要認真學習琅琊諸葛氏的家傳。/P
在表達完遺憾後,糜暘也不多作阻止,他命丁封率一支衛隊,一路將諸葛瑾護送至公安。/P
為了不讓糜暘生疑好早點離去,諸葛瑾並未拒絕糜暘的美意。/P
在丁封的護送及糜暘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諸葛瑾一行人迅速離開了州陵城中。/P
站在城頭上的糜暘,望著諸葛瑾離去的背影,嘴角漸漸露出了一抹微笑。/P
這時蔣濟來到糜暘身後,口中感慨地說道:/P
“沒想到諸葛子瑜名滿天下,竟真會如大司馬所料,在夜間做出竊書之舉。”/P
說完這句話後,蔣濟又想起同樣名滿天下的諸葛亮。/P
一母同胞,怎的品性就差這麼多呢?/P
聽到蔣濟的感慨後,糜暘倒並未覺得奇怪。/P
身為穿越者的他,早就知道諸葛瑾在曆史上有哪些不堪的事跡。/P
況且縱算是一母同胞,區區諸葛瑾,又如何能與自己的諸葛丞相相提並論呢?/P
在蔣濟感慨完後,糜暘問蔣濟道:/P
“子通,你認為陸遜會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內容嗎?”/P
糜暘的詢問,讓蔣濟一愣。/P
儘管蔣濟亦是智者,但陸遜也非常人。/P
蔣濟心中並不敢斷言,陸遜是否會完全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內容。/P
但有一點蔣濟卻是可以斷定的。/P
“無論陸遜信或不信,大司馬的計策都已然成功。”/P
蔣濟的回答頗為討巧。/P
可就是這個討巧的回答,讓糜暘感到滿意。/P
“卿所言,甚佳!”/P
.../P
因急著將懷中的機密交到陸遜的手中,諸葛瑾在一路上一刻都未曾耽擱。/P
數日之後,諸葛瑾就回到了公安城外的吳軍大營中。/P
得知諸葛瑾歸來的消息後,陸遜第一時間召見了他。/P
在剛剛見到諸葛瑾時,陸遜就不禁脫口而出問道:/P
“糜暘可在州陵?”/P
這是陸遜最關心的一件事。/P
而諸葛瑾的回答,讓陸遜心中的些許僥幸徹底消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