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六年十一月。
眼瞅著華夏大地又即將要邁入新的一年中,加之近來孫權的生辰要到了,因此偏安江左的建鄴城內,這幾日的氣氛一直很熱鬨。
在孫權有意的隱瞞下,州陵丟失的消息,在建鄴城內流傳的並不廣。
當然要想完全瞞住這個消息,那也是不可能的。
可州陵不同於公安那般名氣大。
州陵不在江東境內,除去有著荊州地圖的朝廷,尋常百姓縱使知道了州陵丟失的事實,他們也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會給吳軍帶來多大的風險。
對於知曉這消息的百姓來說,他們或許隻認為吳軍在大意下,隻丟失了一座“無關緊要”的城池。
相比於吳軍兵壓公安的煊赫武功,區區一座州陵的丟失,又算的了什麼呢?
建鄴偏安江左,數十年來不聞兵戈之聲。
這數十年來,紙醉金迷的生活才是建鄴城內的主旋律。
在這主旋律下,建鄴城內的大部分人的精神已然被麻痹了。
不過嘛,孫權可不會與尋常百姓一般沒見識。
年年都要看一遍荊州地圖的孫權,自是知曉州陵城對進入荊州的吳軍來說有多麼重要。
所以在孫權剛剛收到州陵丟失、潘璋戰死的消息時,他整個人是處在憤怒的邊緣的。
幸虧在孫權要宣泄怒意之時,陸遜的安撫奏折及時送到。
在陸遜的奏折中,陸遜深刻闡明了漢軍的弱點所在——“州陵之失,賊軍之垂死掙紮也。”
接著陸遜又在奏折內儘力寬撫孫權——“願陛下稍忍數日之怒,臣必儘心使戰局幽而複明也!”
看完陸遜奏折的內容後,孫權的確一下子壓製住了內心的怒氣。
誠然州陵丟失,是孫權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可正如陸遜所說,漢軍有著缺糧及北有強敵這兩大致命弱點。
況且州陵雖失,但吳軍的主力並未受到損傷。
另外孫權對陸遜的能力亦是認可的。
陸遜能把握時機,在內有韓綜隱患的情況下,還能一舉攻入荊州的腹地。
這樣的能力,比之當年的呂蒙隻高不低。
至少從全盤局麵看來,陸遜與糜暘的交手,基本處於有來有往的境地中。
麵對著糜暘這樣的強敵,陸遜一時不察,遭遇點挫折倒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在以上的種種心理自慰下,孫權很快就選擇了相信陸遜所言。
對於陸遜丟失州陵的事,孫權不僅不下詔斥責他,反而還派出使者前去寬慰他。
除此之外為了不讓陸遜有後顧之憂,孫權還嚴厲禁止州陵丟失的消息在建鄴城內的流傳。
孫權這麼做,一方麵是想減少部分“不明事理”的大臣對陸遜的攻訐,另一方麵也是想穩定人心。
論對朝局的掌控,孫權是當今天下三位帝王中最強的。
隻要他本人不失態,那麼在他的強壓下,的確也沒不開眼的大臣,敢對州陵丟失的事妄加議論。
自我安慰是有迷惑性的。
一開始時,孫權可能還憂心前線的戰事。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一直未收到更差的戰報後,孫權心中隻認為陸遜成功穩定住了局勢。
這讓孫權好似忘卻了州陵丟失的事。
而為了進一步穩定人心,孫權更是打算對今年的生辰大辦特辦。
當孫權要隆重辦理生辰的旨意下達後,建鄴城內的吳臣內心中的確不再那麼擔憂。
大將軍的軍情,一向是直接送到陛下手中。
現陛下尚有心情大肆操辦生辰,這足以說明前線的軍情並不嚴峻。
甚至已經出現了轉機?
許多吳臣心中出現了這樣的想法,這讓他們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從而迎合起孫權。
在吳臣的儘心迎合下,孫權的生辰盛典,開始緊鑼密鼓的操辦著。
堆積如山的貢品,在各地官員的運送下,絡繹不絕的運入建鄴城內。
寬廣連綿的街道,在太常屬吏的布置下,晝夜不分的掛著大紅燈籠。
一時間建鄴城內外的數十萬百姓,都得知了孫權要大肆操辦生辰的消息。
儘管孫權的生辰盛典百姓是無法參加的,然孫權為了與民同樂,下詔減免了建鄴百姓的一年賦稅。
如此惠民的詔令,自然引得了建鄴城內外百姓的一片歡騰。
在孫權生辰還未到來前,建鄴城內的大街小巷中,就都已經流傳起了百姓對孫權的盛讚。
如潮水般踴躍在城內的盛讚,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湧入皇宮中,聽得孫權喜笑顏開。
孫權感覺自己,好像許多年都未曾這麼開心過了。
而在今日隨著太常顧雍將剛紡織好的袞服,抬至孫權的麵前,孫權內心中的喜悅更是又攀上了一個高峰。
看著眼中金龍飛舞,紫雲呈祥的袞服,孫權忍不住站起身朝著它走去。
為了今年生辰能讓孫權穿上氣勢不凡的袞服,太常顧雍召集了江東境內一流的巧手。
眾多江東巧手在皇宮內日夜不休的趕工,方才在生辰到來的前三日,織造出了這一件令孫權著迷的袞服。
在來到雍容華貴的袞服前後,孫權下意識地伸手朝著袞服摸去。
雙手剛一觸及袞服,孫權就感覺到了細膩不凡之感。
這樣的感覺讓孫權意識到,他身前這套袞服的用料定然是絕佳。
“好,好,好!”
孫權由衷地不住感歎著。
“元歎有心了。”
在感歎完後,孫權並未忘記誇獎顧雍。
得到孫權誇獎的顧雍對著孫權微微一拜:
“天子服飾,自該有天子氣概!”
聽到顧雍的話後,孫權大笑起來。
顧雍不僅辦事周到,就是話也說的很漂亮。
天子氣概!
顧雍的話不禁讓孫權萬分期待起來:
三日後當他穿著這套象征人間至尊的袞服,在大殿前接受百官朝賀時,該是怎樣難忘的一副盛景。
“元歎以你的才能,太常何足道哉!”
興奮之餘孫權對顧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而這句話讓顧雍大喜。
天子無戲言。
太常已是九卿,太常若不足以匹配自身的才能,往上可就是三公了!
大喜的顧雍,本想對著孫權謝恩。
然還未等顧雍開口,是儀便手捧一封奏疏來到孫權的身前。
見是儀到來,顧雍連忙閉上了嘴,就連孫權的眉頭也輕微的皺了一下。
顧雍與孫權會有這番表現,乃是由於是儀的特殊身份。
自赤壁之戰後,是儀就一直是孫權身邊的秘書郎,掌管著整理遞送邊將奏報的重責。
而在公安之戰後,是儀給孫權送來的就一直是不利的軍情。
這都讓大吳君臣上下,心中都有些陰影了。
在是儀來到身前後,孫權有些忐忑地問他道:
“可是大將軍有最新軍情送到?”
在問這句話的時候,孫權心中一直默默祈禱著——千萬不要是陸遜送來的軍情!
對孫權來說前線沒有最新軍情,就是最好的情況。
反之的話,變數太多了。
或許是孫權內心中的祈禱起到了效果。
是儀對著孫權一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