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呂岱與呂範將軍的援軍安全到達後,莫說守住柴桑,就是一鼓作氣蕩平丁奉,收複豫章全郡亦不是難事。”
當聽完張昭的所有策略後,孫權激動地站起身來。
孫權是知道賀齊在山越中的威望的。
數十年來,死在賀齊手中的山越精兵足有數萬之眾,被賀齊所擒的山越名帥,更是不下數十位。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孫權認為張昭的計策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朕就知道今日來尋張公,定有成效。
老成謀國,說的就是張公呀!”
方才孫權還陷於柴桑不保的惶恐不安中,現在他在張昭的點撥下,找到了一條可以扭轉局麵的明路。
這如何能讓孫權不激動。
激動的孫權甚至一時忘記了他與張昭之間的不愉快。
孫權本想著伸手撫向張昭的背以示愛重,可張昭卻下意識地嫌棄躲開了孫權的手。
張昭的嫌棄,讓孫權尷尬的同時也讓他反應過來。
早在之前,他就徹底失去了這位重臣的心。
反應過來後,孫權臉上的激動神色漸漸消失。
“若張公之計真能退敵,朕會為你記下首功。”
說完這句話後,孫權不想繼續在張昭麵前自討沒趣,正要邁步離去。
可就在孫權剛走出幾步後,張昭的最後一聲告誡,就從他的背後傳來。
“柴桑之危,根源在於國內兵力空虛。
為國家計,你還是儘快下令讓陸遜率軍回國吧。
公安,不可再貪圖。”
孫權並未回應張昭的這番話。
在身形略微停頓後,孫權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大堂中。
待孫權走出張府外,重新坐回車駕內後,孫權才認真思索起張昭的最後一番諫言。
若是今日沒有張昭的妙計,孫權心中的確有著儘快召陸遜率軍回國的心思。
然在張昭方才的點撥下,孫權意識到,柴桑之危可能真的就是糜暘的垂死反撲。
隻要他能擋住糜暘的這次垂死反撲,那麼局勢就會依然牢牢掌控在他手中。
既然如此,他為何要讓陸遜退?
公安不可再貪圖?
他偏要貪!
在孫權回到皇宮中後,他命人召來了幾位大臣。
當那幾位大臣到來後,孫權很快將柴桑有危的事告知給了他們。
在那幾位大臣因這個消息而驚恐的時候,孫權說出了召他們來的目的。
“朕需要一位忠貞之士,替朕出使永安,召呂岱率援軍馳援柴桑。
不知諸位愛卿中,何人願往?”
孫權此話一出,被召來的那幾位大臣連忙都低下了頭。
能在這時候被孫權召來的大臣,基本都是孫權往日中看好的江東俊傑。
他們的腦袋都很靈光。
今柴桑外有數萬敵軍出沒,而要想儘快前往永安,柴桑就是必經之路。
也就是說,他們要冒著一定的生命危險前去當這個使臣。
那可是生命危險呀!
想他們風華正茂,將來有大好的前途,又何必去冒這個風險呢?
幾乎每一位大臣在聽到孫權的話後都低了下頭,生怕孫權注視到他們。
唯有一人,主動迎上了孫權的目光。
“臣願往!”
這人聲若洪鐘,語氣慷慨,將忠貞之臣,願為國效死的氣質體現的淋漓儘致。
孫權定睛朝那人看去,發現那人不是周魴又是何人?
周魴的主動自薦,讓孫權喜笑顏開。
自周魴出使長安回來後,孫權就認為周魴是個可造之才。
今在國家危難之際,需要臣子獻身時,又是周魴主動站了出來。
就這表現,任誰都會認為周魴是個大大的忠臣。
沒有帝王,不喜歡忠臣。
“好!子魚真乃江東之膽也!”
在誇完周魴後,孫權看了一眼其他的大臣,臉上有著嫌棄的神色。
“似你等,多又何用?”
諷刺完其他的大臣後,孫權讓他們趕緊退下。
等到其他人都離開後,孫權命人取來一根節杖交到周魴的手中。
“你持朕節杖,就如朕親臨。”
本來尋常使者,是沒有這麼大的權力的。
可誰叫周魴的表現太好,孫權越來越喜歡他了呢。
在給了周魴莫大的權力後,孫權叮囑道:
“你若能順利到達永安,在令呂岱出兵後,應務必要提醒他不可冒進。
切記,切記!”
孫權牢牢記得張昭的叮囑,並將這份叮囑轉達給了周魴。
周魴在聽完孫權的叮囑後,他正色道:“陛下放心,臣記住了!”
才怪!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