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事,根本不在他的考慮中。
若是建鄴城中尚有良將在,他們可能還會勸導於陛下。
可大吳良將,當下有哪幾位在建鄴城中?
以往要是張公”
提起張昭,周魴下意識地歎息連連。
張昭在朝的時候,身為淮泗官員魁首的他,的確是呂岱在朝中的支持。
隻是如今在呂岱的記憶中,張昭與孫權還處於決裂的狀態。
周魴提起張昭就歎息還有著另一層用意。
正所謂兔死狐悲。
你的政治領袖張昭因得罪孫權,都直接被孫權封死在府內。
要是你再違逆了孫權的意思,你的下場難道會比張昭好嗎?
周魴的言語暗示是有用的。
在聯想起張昭的下場後,呂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冷戰。
冬天的江風雖冷,卻比不上孫權對老臣的手段更讓人心寒。
在周魴的步步引誘下,呂岱陷入了無邊的惶恐之中。
若無前例,周魴再怎麼說,呂岱斷然不會有這種感覺。
可呂岱可以參考的前例卻太多太多。
在久久的深思後,呂岱似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呂岱對著周魴深深一拜請求道:
“岱想上書一封給陛下,還望子魚能代為傳達。”
呂岱知道眼下能幫他的唯有周魴,概因周魴是孫權的使者。
若周魴未至永安還好說,周魴已至永安他若私下裡給孫權遞送奏疏,這無疑是在藐視孫權的權威。
唯有讓周魴替他轉呈奏疏,方是合情合理的事。
聽到呂岱的請求後,周魴略一思量便答應了他。
見周魴肯相助,呂岱不由得大喜。
“子魚真乃國之乾臣也!”
呂岱與周魴在一旁私下交流了許久。
眾將雖都好奇他們在說什麼,但也隻能在心中默默猜測。
待到呂岱帶著周魴回到眾將身前後,眾將本以為呂岱會下達整軍備戰的命令。
沒想到呂岱卻對著眾將說道:
“使者遠道而來,待使者好好歇息後,再一同商討進兵方略。”
呂岱的話,引起了東吳眾將之間不小的騷亂。
東吳眾將本以為,剛才周魴的言語都那麼犀利了,呂岱恐再也不敢有所拖延。
結果
眾將不由得將目光看向周魴,隻見周魴這時臉色陰沉,想來他剛才私下裡與呂岱談的很不愉快。
沒有讓眾將過多注視,周魴隨後就領著親隨朝著吳軍大營走去。
看著周魴離去的背影,許多吳將心中隱約出現了不詳的預感。
呂岱為周魴安排的營帳很寬敞。
臨近深夜,周魴的大帳內依然閃著燭光。
看著周魴沉思的模樣,他的胞弟周益不由得疑惑道:
“兄長今日為何要答應呂岱所請?”
周魴父母早逝,從小就是他一手將周益拉扯大,兩兄弟間感情深厚。
周益是知道周魴的隱秘的。
周益的疑問,將周魴從沉思中驚醒。
周魴看了一眼不解的弟弟,臉上帶著一些笑意問道:
“那你覺得為兄該怎麼做?”
聽到周魴的詢問後,年紀尚輕的周益頓時開口答道:
“兄長既為孫權使者,何不直接請出節杖,強令呂岱出兵?”
周益的話讓周魴笑著搖了搖頭。
“你呀,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雖說孫權口諭一事,孫權因不想外傳,而使柴桑軍心動蕩,故目前隻有我一人知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