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就在彼處,汝等大軍可徑往之。來吾不迎,走亦不送。”
“然吾城中尚有精兵萬餘,等汝等大軍走後,吾亦直往尋陽去。”
“屆時若汝等大軍糧道被斷,仲翔且度之,是汝等大軍崩潰之日近,還是江陵城池陷落更快呢!”
“還望使者轉告呂子明,莫忘孫桓之教訓也。”
虞翻既然會威脅糜暘,那糜暘自然也可以反將一軍。
而因為有著孫桓之敗的存在,糜暘的威脅自帶七分可信度。
虞翻並非不知兵之人,他知道糜暘說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
哪怕他嘴皮子再好,也不可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看著虞翻被他嗆的語噎的樣子,糜暘收起臉上的笑容,他對虞翻罵道,
“我原以為你身為當世智者,來到城上,麵對我軍將士,必有高論。
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汝之生平,吾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得賢人賞識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攻取漢城?
此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你既為諂諛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麵前妄稱兵法!”
“你主與荊州本盟友,今背信棄義已是人神共憤。”
“天下又豈有漢將,獻漢城與吳狗的道理乎!”
“幸虧你今日所遇乃我,若遇坦之,早已身首異處也。”
“可速速退去,否則吾之刀未必不利也!”
因為心中氣憤,糜暘不禁對虞翻破口大罵起來。
糜暘年輕氣盛,聲如洪鐘,而且他所罵之語句句在理,符合大義。
因此他將虞翻罵的臉色青一色白一陣的,偏偏虞翻還無法反駁。
在天下三大諸侯中,曹操挾天子在手,大義最強,而劉備為漢室宗親,在大義上稍遜一籌。
隻有孫權啥也不是,出身豪強,就這背景,呂蒙還敢主動派人來公安城中招降他?
這不是來找罵的,來乾嘛呢?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乃是一個潛規則,並不是一個硬性規定。
要不是糜暘本身是個士子,加上他要顧忌他老師法正的名聲,他早就斬了虞翻了。
這逗比。
而隨著糜暘的大罵,公安城牆上的士卒之間,瞬間爆出著一陣喝彩之聲。
就是這陣喝彩之聲,讓虞翻意識到了公安城中的軍心。
到了這一刻,他再無半分留下之理。
在糜暘的怒斥之下,虞翻隻覺心中怒火填胸。
枉他一輩子自負能言善道,沒想到今日卻被一小子說的啞口無言。
而且糜暘罵的,還句句在理。
因為這種羞恥感,虞翻隻覺得五內俱焚。
但虞翻還是要點臉的,在離去之前,他並沒做出那種放狠話的言語。
他僅僅隻是被糜暘氣的手捂胸口,拂袖而去而已。
而在虞翻離開後,城牆上守卒的喝彩聲更甚。
這喝彩聲傳到虞翻耳中,令其心中更是難受。
而當這喝彩聲隱約傳到江東大軍中,被呂蒙所聞後,他的臉上布上了一層陰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