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備與許靖私密對話的時候,圍獵場中,幾位功勳子弟也圍成一起在吐槽某人。
因為如今正值冬季,山上動物本就稀少。
劉備為了不與民爭利,所以在冬季時,他大多令劉禪在山下立靶習射而已。
此刻在劉禪不遠處圍在一起的幾位功勳子弟,正是方才劉備與許靖正在點評議論的關興幾人。
隻見脾氣最為暴躁的張苞,看著被許多益州世家子弟圍成一團的劉禪,他不禁說道:
“這些趨炎附勢之人,當年殿下入蜀之時,這些人是何等輕慢殿下。”
“如今見殿下愈發強大,竟開始恬不知恥的吹捧起太子來。”
“如此前倨後恭之態,實在令人作嘔。”
而一旁的臉色有些蒼白的青年則是附言道,“是極是極,特彆是那個叫譙周的,最是無恥。”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太子四友之一呢?”
看著那個圍著劉禪不停轉悠的譙周,這個青年不禁啐了一口。
這個青年便是關興。
最後性格最為沉穩的趙統則勸道,“罷了罷了,何必為這些人動氣呢?”
可是張苞在聽到趙統如此說後,他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趙統道,“子晟在的時候你可不是這樣的。”
聽到張苞如此說,趙統慢悠悠地說道:
“有子晟在,他可劃計教訓彼等。
今其不在,我等四友少了一人,對彼等又無法。”
“還不如等子晟回來,到時候吾等再好好教訓彼等,豈不穩妥?”
趙統的這番話瞬間讓張苞與關興臉上,流露出讚同的神色。
三人這時一同回想起了當初鬥雞走馬,不,行俠仗義的歲月。
想當年糜暘在成都的時候,他們四個好不快活。
要是有看不慣的事了,就由糜暘出頭獻計,而後張苞負責實施,趙統負責斷後。
最後一旦這件事鬨到劉備那邊去了,由體弱的關興出麵賣慘。
這樣一連套舉措下來,他們屢試不爽,百戰百勝。
張苞仰天長歎:“好想念子晟呀!”
關興附和:是呀。
“咦,怎麼最近子晟都沒書信傳來了?”
趙統:“可能是益州偏遠的緣故吧,信件傳輸不及時?”
最後張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難不成那小子,被關將軍之女迷住了?忘了我等?”
張苞此言一出,另外兩人有恍然大悟之色。
三人齊齊對某人啐了一聲。
就在這三人在嘰嘰喳喳,議論一個負心好友的時候,被眾世家子弟所包圍的劉禪,似乎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他在對眾世家子弟道歉後,抽身離開人群之中。
劉禪來到劉備身前,對著劉備一拜道,“父王,表兄去荊州已有一年,何時可歸?”
越被一些阿諛奉承的人捧的多了,劉禪反而越懷念起對其真誠無比的糜暘來。
而方才沉浸在悲傷中的劉備,在聽到劉禪的這個疑問後,他不禁笑問劉禪道:“公嗣可是想念子晟了?”
性格單純的劉禪麵對劉備的發問,他自然的點了點頭。
而在劉禪點頭之後,劉備大喜。
他當即言道,“為父這就下令,令子晟歸蜀。”
說完,劉備正要命令一旁的許靖擬詔。
這時一位中年文士,卻從射山的外圍處來到劉備身前。
看到這人前來,劉備的喜色更甚,“子初快來,為孤擬詔。”
目前來到劉備身前的這人,正是漢中王劉備的尚書令劉巴。
但這時劉巴一臉沉重之色。
他在來到劉備身前後,對著劉備一拜,而後雙手遞上了一封軍事急報。
“殿下,荊州前將軍急報!”
聽到劉巴這話,再看著劉巴臉上沉重的神色,劉備心中閃起了不好的預感。
他趕忙取過劉巴遞上來的急報看了起來。
而在看完之後,原本滿臉寬厚喜悅之色的劉備,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
“孫權該死!”
“孟達該死!”
“劉封該死!”
片刻之後,劉備的怒吼響徹在圍場之中。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
圍場中眾人不知道劉備為何發怒,但在其發怒後,所有人全都嚇得跪伏在地不敢言語。
在他們印象中,劉備從沒發過如此大的怒氣。
那江東碧眼兒,此番觸到大王的哪處逆鱗了?
因為劉備一怒,成都上空的風雲似有所感,瞬間變得波詭雲譎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