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之上的荊州士卒,在看到甕城中的江東士卒已經不足慮後,他們很快就將箭頭瞄準了城外的千餘江東士卒。
但他們並沒有馬上射向那千餘士卒,而是在糜暘的指揮下,將那燃燒著火焰的箭矢,對準了那護城河之上的吊橋。
片刻之後,上千支流星從天而落,朝著護城河之上的吊橋快速落去。
早在今夜之前,糜暘就在吊橋之上放置了許多火絨。
這些火絨大多都是民間百姓用野草芯等製成的可燃物,雖隨處可見,但卻極易燃。
而且不會像一般的可燃物一般散發出異味。
當火箭落到吊橋之上時,立即就點燃了這些可燃物。
在可燃物的輔助下,再加上吊橋本就是木質的,故而整座吊橋很快就開始燃燒起來。
甕城之中的地上,也被糜暘布上了大量的可燃物,否則也不會馬上引起那麼大的火勢。
而當吊橋開始著火之後,城外的那千餘江東士卒愈發驚慌失措起來。
他們方才在城外看的很清楚,甕城之中的那數千同袍,就是在斷了退路後,才一個個最後葬生火海的。
如今他們的退路也正在燃燒著,這怎麼不讓有“前車之鑒”的他們感到驚慌!
在驚慌之下,城外的千餘士卒紛紛開始四處逃散。
在沒有了蔣欽與黃蓋二員當世虎將的彈壓下,後路被斷的千餘江東士卒不戰就崩了。
誰也不想落得與甕城之中那數千同袍一樣的下場。
這就是為何任何兵法都提醒帶兵者要保證後路,因為一旦後路被斷,那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乾的。
這時在遠處高台之上的呂蒙,臉色已經從潮紅轉變為慘白。
方才在他聽到幾聲巨響落下之後,心中就已經浮現了不好兩個字。
隨後他就看到在幾聲巨響之後,公安城上空出現了上千支火箭,這更讓他心中心如刀割。
這一幕,足以證明他中計了。
這時的公安西門已經火光漫天,恍如白晝一般。
呂蒙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城牆之上立在火光中的那上千荊州士卒的身影。
火光漫漫,流星飛馳,他所派出的六千大軍在糜暘早有預謀的伏擊之下,已經頃刻間陷入了絕地之中。
呂蒙隻覺得自己身體中的血液在急速奔湧,下一刻就要破口而出。
而就在他就要派出援軍,前去接應蔣欽與黃蓋二員大將時,那如今場中代表著江東大軍唯一退路的吊橋,也成了一條布滿火焰的道路。
禍不單行,這時又有東城外的斥候快速來報。
說是東城外正有數千蠻兵,正在朝著西門急速而來,不久後就會抵達。
蠻兵善奔,在平原之上,短時間內他們的奔跑速度不會遜色戰馬。
很明顯,這數千蠻兵是提早收到了糜暘的消息,前來西門支援他的。
這數千蠻兵為的便是阻隔呂蒙的大軍前來。
現今吊橋已失,呂蒙要想派出援軍,就必須涉水而過。
但那樣,就算不提城牆上那上千荊州士卒,正手持弓弩虎視眈眈。
一旦等數千蠻兵到達西門外後,他們對江東援軍來個半渡而擊,那麼那對來說才是天大的災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可惜這次呂蒙正好入了猛虎在的虎穴之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