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正是因為有了那悲切的過往,所以一生鬥誌昂揚,從不氣餒的劉備在龍入大海之中,就越發珍惜他可以親自征戰的時日。
除非死,否則他不會讓自己再有髀肉複生的那一日。
但雖然劉備是騎馬出征,法正卻因為有病在身,劉備將自己的王駕讓給了法正歇息。
而且劉備怕法正辛苦,他還特地命他的王駕放慢速度,不要顛簸到了法正。
有著行動緩慢的王駕在,整支大軍的行進速度都被拖慢了不少。
因此在行駛出一段距離,法正馬上拍手叫停了王駕。
而隨著王駕的停下,正在行軍的劉備還以為法正出了什麼差錯,他連忙駕馬來到他的王駕前,問詢著王駕內的法正道,“孝直無恙乎!”
看到這一幕,好像坐在王駕內的法正才是漢中王一般。
但這一幕,卻讓在場的所有隨軍士卒及官員見怪不怪了。
劉備對法正的恩寵,比這更過分的都有。
臉色已經越發蒼白的法正打開王駕的小窗對劉備言道,“大王入內一敘,正有話對大王說。”
看到法正臉色不佳,劉備趕忙下了馬入了王駕內。
在進入王駕中後,感覺到王駕內有些寒冷的劉備,當即斥責車內的侍者道,
“怎麼燒的火爐。尚書令有病在身,怎可受寒。”
麵對劉備的斥責,侍者連忙叩頭認錯。
劉備對法正無微不至的關懷,令法正心中一陣暖意湧過。
但隨之法正就在劉備的身前,攤開了一張地圖,他對著劉備一拜後言道,“大王,我軍的行軍速度太慢了。”
“三萬大軍齊聚魚腹等著大王到達揚鞭,帶他們出征。”
“而按照如今我軍的行進速度,要從成都行至魚腹,最快也要半個月。
兵貴神速,荊州軍情緊急,由不得半點拖延。”
法正說的話,久經戰陣的劉備又豈能不知呢?
隻是法正拖著病體,隨軍出行,蜀中道路崎嶇,為了照顧法正的身體,行軍的速度就勢必不能太快。
法正也知劉備是擔憂他的身體,但他隨軍出征,是來幫劉備的,而不是來當劉備的累贅的。
在寬敞的王駕內,法正指著他展開的地圖對著劉備言道,“大王請看。”
法正所指的方向,正是宜都郡。
見法正將手指指向了宜都郡,劉備的神色一下子嚴肅了起來。
法正打起精神說道,“宜都郡下轄西陵、夷道、佷山三縣,地域所小,但這三縣俱是軍事要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
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宜都郡東依南郡,西接魚腹,乃是大王率軍出川入荊必經之路。”
“郡內山勢聳立,地勢陡峭。
而郡中夷道縣中有一猇亭,此處地勢險要,依山傍水。
若此處為敵軍所得,敵軍隻需派遣少量兵馬緣山截水,便可阻擋我大軍數萬進入荊州。”
“屆時我軍要想入荊,就要在猇亭處囤積大軍,聯營破敵。”
“然今正值冬季,天乾物燥,宜都郡中又多山林,聯營之下,敵軍可用火攻,所以這是兵家大忌。”
“況此處乃宜都郡腹心,此處一失,宜都郡必失。”
“當初大王命孟達北上攻取房陵上庸諸郡,現今宜都郡中兵力已然空虛。
荊州所有兵馬一者在北阻擋曹魏大軍,一軍在南為江東大軍所圍困,皆動彈不得。”
“若敵軍中有一果決者,率領奇兵渡江偷襲宜都郡,宜都太守樊友不防之下,宜都危矣。”
“若宜都一失,則我蜀中大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到那時不說荊州甚危,就是大王所帶的這數萬大軍也有傾覆之險。”
“所以正認為大王為萬安計,大王應立即趕到魚腹縣中,再急命一將星夜疾行前往宜都郡。
令其領兵駐守諸要地,為大王守好這個東出大門。”
“而且隻要宜都不失,縱使前將軍敗績,他亦可領兵步步後退,回歸川蜀。”
“宜都郡實乃兵家必爭之地,大王不可不早做防備。”
法正雖有病在身,但當他說起兵爭之計時,法正臉上的蒼白之色瞬間被潮紅之色所代替。
隨著他手指在地圖上的不停移動,他已經為劉備規劃好了未來的進軍方略。
這是專屬於法正的主場,在他的主場之中,他有著無比的自信。
隻是在闡述完他的計略之後,法正因為耗費心神太多又開始咳嗽起來。
雖說法正咳嗽的並不劇烈,但他的每一聲咳嗽都如重錘敲在劉備的心間。
劉備就要出言關心法正,但法正卻擺擺手,他言道,“大王,正病體虛弱,可緩緩前進。”
“隻是大王身負漢室大業,今荊州危急,宜都險要,還望大王疾行。”
聽到法正的忠告之後,劉備雖然心中擔憂法正的病情,但他乃是主君,他有著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因此他對著法正言道,“孝直要善養身體。”
“諸臣之中,孝直與孔明最少,孤欲托付後事於君二人,還望孝直莫要讓孤有折腹心之痛。”
對於劉備的信重,法正淡淡一笑,
“大王勿憂。”
在得到法正這副承諾之後,劉備方才出了王駕,而後他留下一千親軍護衛法正向魚腹前進。
他自己則領著剩下的親軍,及眾大臣朝著魚腹疾馳而去。
在劉備走後,法正因為不再刻意壓製病情,開始在王駕內劇烈咳嗽起來。
法正取出一張布帛,掩在口角之處,而隨後他就感覺到了鼻間已經聞到了血腥味。
但他隻是將這張沾血的布帛,默默得收入了懷中。
想到春天將到,法正眼中睿智的光芒頻閃。
法正遙望北方:既然你要再戰,那我就再送你一程。
隨後法正取出了紙筆,開始在車駕內,書寫起來。
他正在書寫的,乃是他一生中對軍爭謀略之事的所有見解與心得,並且他一生中所設的奇計十八條。
他要趕在見到糜暘之前寫完。
其實剛才法正對劉備還有半句話沒說。
大王勿憂,正若有一日不在了,亦會在死前,為大王培養出第二個自己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