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心目中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將張遼打出去。
趙雲邊舉槍刺向張遼,邊指揮著身邊的白毦兵繼續固守陣型。
他命令著白毦兵舉槍刺向,已經衝到陣前的虎豹騎的胯下駿馬的馬腿。
趙雲出身白馬義從,他太過了解騎兵的優勢與缺點是什麼。
似虎豹騎這種以攻堅,襲殺為主要手段的精騎,更多的時候是借助馬匹高機動力帶來的衝擊力來撕裂敵陣。
而且騎兵大多借著自己身居馬匹之上,居高臨下的優勢,對步卒進行殺傷。
就如如今場中的這般。
虎豹騎在衝到白毦兵的陣前後,他們一部分在外遊走釋放箭矢攻擊白毦兵。
剩下的大部分則是憑借著馬匹的衝擊力,與自身在馬上的優勢,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收割著白毦兵士卒的性命。
已經有不少白毦兵死在他們的大刀之下。
既然虎豹騎借助馬匹令他們取得優勢,那趙雲就讓他們沒馬。
本來在張遼悍勇無匹的攻勢之下,不僅虎豹騎的士氣高漲,還接連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白毦兵的士氣。
但如今那被視作無雙猛將,敵軍箭頭的張遼,正在趙雲的攻勢下,有節節退卻之感。
這一幕落在場中兩軍眼中,不禁讓虎豹騎的士氣一滯,更令白毦兵的士氣在節節攀升著。
許多白毦兵的新兵,這時他們心中的緊張畏懼情緒已經逐漸在降低,而相應的他們心中的膽氣在迅速上漲著。
兩軍陣中漸漸響起“翊軍”的口號,這是不怎麼尊貴,卻讓人很是心安的口號。
隨著“翊軍”的口號在乾涸的大地之上越發響亮,白毦兵的士氣也逐漸達到了巔峰。
他們遵循著趙雲的指令,往日中嚴格的訓練,已經養成了他們的一些本能。
在士氣高漲之下,他們的本能已經被徹底激發了下來。
白毦兵士卒上刺敵軍,下砍馬腿,許多虎豹騎騎兵在馬腿被砍之後,最終落下馬來。
而當虎豹騎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戰馬,他們還是那支威震天下的強軍嗎?
虎豹騎的士卒在落馬之後,雖然很快憑借著自身的身體素質,從地上迅速起身。
但這時同為步兵,他們在有著重甲保護的白毦兵麵前,無疑是處於劣勢的。
無奈之下,落下戰馬的虎豹騎士卒隻能向後。
而當遠處的虎豹騎,正要蓄力朝著白毦兵衝殺來時,那些落馬的虎豹騎的下場,就成為了他們的警戒,令他們一時之間不知所措起來。
在狹長的河道之中,騎兵的優勢並不能完全展開。
可供他們攻擊的地點,也就守在河道之上的綿綿白毦兵軍陣。
張遼想通過自身的勇武,虎豹騎的勇猛,複刻一場正麵潰敵的騎兵攻殺戰。
但他沒想到的是,如今作為虎豹騎箭頭的他,卻並沒有成功撕開敵軍的防線。
張遼在看到這一幕後,一邊抵抗著趙雲攻勢的他,一邊指揮著虎豹騎朝著他這處聚集而來。
他現在在的這處,是如今唯一能通過內外配合撕開敵軍防線的地方了。
張遼的指揮被趙雲看在眼裡,通曉各種騎兵戰法的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張遼的目的是什麼。
想到此,他一方麵命令身後的士卒朝著張遼圍殺而來,一方麵他更是加大了對張遼的攻勢。
張遼在白毦兵的防線內側,四處駕馬衝殺。
他的騎術很高超,那些朝其刺來的長槍,那些砍向他馬腿的大刀,都被他駕馭著駿馬躲過。
他也很勇猛,在他的衝殺之下,他身邊甚至出現了一場小範圍的真空場地。
但很可惜,此刻白毦軍陣中有個穩重如山,從不言退的趙子龍。
趙雲駕馬上前,他將手中的長槍化作無數朵槍花朝著張遼刺去。
他的槍尖在他的速度及巨力下,發出聲聲破空聲。
張遼的勇武遠在陳到之上,所以麵對張遼,趙雲也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實力。
趙雲的攻勢不如張遼勇猛,但他的攻勢卻極為綿密。
麵對著趙雲綿密充滿殺機的攻勢,張遼亦隻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
在如此的狀況之下,張遼根本就不能去順利繼續撕開白毦兵的防線。
而有些虎豹騎順著張遼打開的缺口,順利衝入白毦兵的陣中。
但他們還沒有往前衝多遠,就紛紛被趙雲的長槍刺落馬下。
隨著張遼被牽製,越來越多的白毦兵漸漸在朝著張遼圍來。
麵對這一情勢,張遼陷入了被圍攻之下。
有些人的軍陣不是隨便可以亂衝的。
在陷入圍攻之後,張遼在趙雲愈發淩厲的攻勢下,不斷駕駛著駿馬朝著後方退去。
也就是騎術高超及勇武非常的張遼,尋常戰將在這種情勢下,早被趙雲挑落馬下。
這時在河道對岸,曹操已經親率步軍來到。
當他來到河道對岸後,就看到了張遼及虎豹騎已經陷入下風的一幕。
在看到那道熟悉的白馬銀槍身形之後,曹操問身後諸將道,“可知那將是何人否?”
趙雲在一眾劉備麾下諸將中,聲名不顯,曹操身後的諸將中有識其者寥寥。
見無人相識趙雲,曹操卻感慨道,“昔日當陽救主英雄尚在邪!”
彆人不認識,但當年親自指揮五千虎豹騎追擊劉備的他,會不認識從他眼皮子底下救走劉禪的人嗎?
這時騎坐在馬上的曹操,看到不遠處有一部數千漢軍正在朝此處趕來。
他見張遼率領的虎豹騎一時之間也無法得功,所以無奈之下,他言道:“鳴金吧。”
當魏軍的鳴金聲響起,張遼知道今日他無法突破這處了,心中懊惱的他也隻能奮力衝殺而出。
因張遼的勇猛,趙雲一時之間也攔他不下。
在衝出白毦兵的敵陣之後,收攏虎豹騎的張遼不禁轉身問向那個今日令其失利的漢將:
“汝乃何人,可報上姓名。”
趙雲聞言後橫槍立馬,他的槍尖直指地麵,上麵還在滴落著虎豹騎的鮮血。
他慨然答道:“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趙雲身姿雄壯的挺立在這灰暗的天地之間,辭色壯烈地報出了他的名號。
張遼在腦海中深深記下這道英武的身影,而後他撥轉馬頭領著剩餘的虎豹騎回了對岸。
今日,卻是他退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