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糜暘的構想之下,他隻準備將他的萬餘大軍,分為三營。
因為乃是若將手下萬餘大軍分為五營,那麼他手下能夠統領一營的將才並不多。
鄧艾、張嶷、孟達、丁奉,滿打滿算糜暘目前手中就這四員將領可單獨統領一營。
而糜暘不可能將一萬大軍,都分散給諸將統領,自身隻留五百親衛。
所以在糜暘的構想中,將一萬大軍分為三營,每營三千人,才是最有利於他的軍隊架構。
一來,將一萬大軍分為三營後,一萬大軍還剩一千人,糜暘可編入自己的親軍之中,這樣他親軍的人數就會達到一千五百人。
要想做到這一點,糜暘隻需要在原來的軍隊編製上,做出一些調整就好。
具體的調整就是,將原本的兩個曲成一部,變成三個曲為一部,而後五個部合成一營,便為三千人。
而三個營的主將,糜暘心中亦有了人選。
人選分彆是孟達、張嶷、鄧艾三人。
孟達本來就是一軍主將,隻是因為他犯下罪行,被劉備剝奪所有部曲軍權,貶為糜暘帳下的一軍司馬。
但孟達的統兵能力並沒有因為此發生改變,而且從他之前領軍攻打東三郡的情況來看,他的武略並不差。
至於張嶷自不必說,能力,忠心俱是一時之選。
而鄧艾,雖然年紀尚輕且從未單獨領軍過,但鄧艾卻是三人中資質最佳的。
他缺乏的隻是鍛煉且目前威望名聲不足,但這一點如果將鄧艾一直養在身邊,那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的。
所以糜暘的打算是,在將大軍拆分為三營後,孟達與張嶷那兩營不用太過擔心。
在鄧艾這一營,糜暘準備自己擔任主將,鄧艾委任為副將。
然後鄧艾就可以借助著自身的威望,來初步執掌這營大軍。
然後糜暘再將丁奉放進這一營中,利用他的經驗來協助鄧艾,鄧艾天資過人,想來會很快的成長起來。
在糜暘將這個安排公布出去後,孟達自是覺得理所應當,而張嶷與鄧艾二人俱是對糜暘感恩戴德。
張嶷之前本就被糜暘任命為門下督,執掌著他手中的親軍。
但還未成為門下督多久,糜暘就再次對他委以重任,任命他為一營主將。
這讓張嶷心中對糜暘的感恩無以言表,隻想著以後要好好糜暘效力,以圖報答一二。
而鄧艾在得知糜暘的這個安排之後,亦是心中感動至極。
但他對糜暘的感情早就已經滿了,所以他隻是將糜暘的恩德默默記在心中。
統率一營士卒,本來是需要校尉或者將軍軍職的。
但事急從權,在天下喪亂數十年以來,早有無數前輩,為糜暘研究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方法很簡單,糜暘目前是一郡太守,而太守是可以直接委任縣尉一職的。
糜暘創建的這三營,名義上可以給孟達三人掛上漢興郡三縣的縣尉官職。
三名縣尉作為維護一縣治安的武官,麾下統領著數千縣兵,亦可以說的過去。
在初步定好三營的主將之後,糜暘開始進行最重要的一步。
自古以來,身為主將者,一旦統領大軍數量一多,那麼勢必要將麾下大軍分割,交給麾下的諸將分彆統領。
例如如今的糜暘將一萬大軍,主體部分一分為三,分彆由孟達、張嶷、鄧艾三人統領。
這一點是現實的需要,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可以直接統率每一位士卒。
要想將大軍指揮的順暢自如,就要定好嚴密的組織架構,而後再分派諸將統領。
但身為主將,必須要將兵權牢牢的握在手中。
兵權的作用有多大,諸葛亮在糜暘來之前已經告誡過他:
“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
說的簡單點,那就是兵權是糜暘這個主將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和平時期,兵權的具體象征是虎符。
但是虎符發揮作用的時候,是王朝的和平時期。
因為有著中央的強大威懾力在,所以中央頒發的虎符才有最大的效用。
但現在是亂世,虎符這種東西,早就失去了最大的效用。
在亂世之中,要想牢牢掌控住麾下大軍的兵權,靠的主將的手段。
糜暘之所以將三營的實際掌握者,分彆為任命孟達、張嶷、鄧艾三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這三人之間從無勾連。
而且這三人之間,除了張嶷與鄧艾兩人之間還好之外,孟達對張嶷與鄧艾兩人,是看不上眼的。
這樣就可以防止這三人進行私下串聯,威脅到他。
這是從上層架構中做出的製衡手段。
當然靠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在一萬大軍當中,若論對糜暘最忠心的,不是鄧艾,亦不是張嶷,而是糜暘從公安城中特地帶來的一千五公安士卒。
這是在公安一戰後,糜暘收獲的最大的成果之一。
那一千五公安士卒,在糜暘恩威並施的手段之下,早已經對糜暘死心塌地。
一千五公安士卒其中有五百人被糜暘收為親軍,剩下還有一千人。
這一千人,糜暘的打算是讓他們成為這三營大軍中的各級基層軍官。
統率大軍必須要通過相應的組織架構執行,而軍隊組織架構的根本就在於各個基層軍官。
一旦糜暘將一千公安士卒委任為,九千大軍中基層的軍官。
那麼憑借著這一千公安士卒對糜暘的忠心,他們自然會為糜暘看好這支大軍,從而讓糜暘達到完全掌控這支大軍的目的。
哪怕三營主將中有人想反叛糜暘,他們亦根本指揮不動手下的大軍。
這才是徹底掌控一支大軍最好的辦法。
而且將一千公安士卒,委任為大軍中的各層基層軍官,也會有一個好處。
那便是這一千公安士卒,都是經曆過血與火戰爭的老卒,在他們的帶領訓練之下,這九千大軍亦能很快發揮出戰鬥力。
“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可教三軍。”
在糜暘的安排之下,加上有著一千公安士卒的協助,不出數日,三營大軍的大致框架就已經組建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