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剛剛滿寵如此說,那麼不會引起多大共鳴。
但是如今城牆上的魏軍看到援軍已到,他們的心神得到振奮。
方才因為曹仁遭遇不測而帶來的恐慌感,在心神的振奮下,開始慢慢從他們的心間消失。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滿寵在魏軍中本就有著不低的威嚴,所以這時滿寵的話,很容易就能得到城牆上魏軍的認可。
身為士卒,他們都認識撞車這種攻城的大殺器。
他們知道在撞車的衝擊之下,他們腳下城門或者城牆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他們絕對不能讓撞車,逼近到腳下城牆的所在。
城牆上魏軍的士氣開始快速的恢複著。
而滿寵在說完那句話後,他再次下達了釋放火矢的命令。
因為漢軍的主攻方向是北門,所以武當城北麵城牆上的魏軍士卒最多,足有上千之數。
上千魏軍之中,有著數百弓弩手。
數百魏軍弓弩手在再次得到滿寵釋放火箭的命令後,心神得到穩定的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長弓。
他們點燃從腰側箭囊中取出的箭矢,而後他們便將帶著麻油的,開始燃燒的箭矢搭上手上的長弓中。
在城牆上魏軍將官的手中令旗翻舞之下,數百支火箭從高達數米的城牆上,居高臨下的朝著那五座壕橋射去。
若是在兩軍對戰之時,除非有著特殊地形的加成,否則數百支箭矢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但要是在城池爭奪戰之中,守城一方憑借著居高臨下的優勢發射出數百支箭矢,那造成的傷害就不一樣了。
因為身處高處,所以經過訓練的數百魏軍,很輕易地就能瞄準護城河上的壕橋。
而且箭矢是由高處射下,所以這樣的箭矢無疑去勢更猛。
當數百支火矢落到正在度過壕橋的數百漢軍身上時,頃刻間就射倒不少漢軍。
這時亦有著許多火矢落到壕橋之上。
壕橋縱算構造再精巧,但他隻是木材製作而成。
所以當沾滿麻油的火矢落到壕橋上時,立刻就在寬達二十多米的的壕橋上引起不少起火點。
這一幕很快被指揮數千漢軍衝鋒的張南所察覺到。
在看到這一幕後,哪怕丁奉率領著上千漢軍已經十分逼近城牆,哪怕壕橋上的第一輛撞車已經度過壕橋一半的距離,但是張南還是很果斷的下達了撤軍的指令。
隨著幾聲鳴金聲響起,壕橋上的漢軍拉運著撞車快速後撤。
而當快接近城牆的丁奉聽到身後響起鳴金聲後,他不可思議的朝著後方看去。
他不明白,明明他都率軍快到達武當縣的城牆之下了,為何這時張南會突然鳴金。
雖然丁奉也發現後身後的壕橋已經有著四處起火的態勢,但丁奉覺得隻要再堅持一會,他未必不能率軍破城。
但是就算丁奉心中有著再多的不願,身後的鳴金聲卻越來越急促。
軍法森嚴。
丁奉隻能充滿遺憾的看了那近在咫尺的,斑駁的城牆一眼。
最後他暗自咬牙領著上千漢軍,快速的從還未完全燃燒起的壕橋上後退。
就當丁奉率領著上千漢軍快速地從壕橋上後退之後,遭受多番火矢攻擊的寬達二十多米的壕橋,開始在護城河上猛烈的燃燒起來。
不久後,寬闊的壕橋就徹底陷入一片火海中。
張南看著那陷入一片火海中的壕橋,心中有著後怕。
若不是他及時鳴金撤退,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與張南心中有著後怕不同,丁奉在領軍撤退回來後,雖然他也看到那已經開始燃燒起來的壕橋,但他的心中還是有著不甘。
丁奉來到張南身前不解地問道:“我軍兵鋒即將觸及敵軍城門,張督何不再等一會?”
在丁奉身前,張南手指著已經徹底陷入火海中的壕橋,對著丁奉言道:
“若不及時撤退,我軍後路將被斷。”
在張南的解答下,丁奉卻繼續言道:
“若方才張督催促士卒推運撞車過橋,我軍並非沒有可能攻破城門。”
對於丁奉的這個觀點,張南搖頭道:“此舉太過冒險。”
“敵軍援軍已到,城中敵軍軍心士氣複振。
縱算能有撞車順利過橋,但憑借著承淵的千餘士卒,恐不能順利攻破城門。”
方才城牆上的魏軍歡呼,丁奉與張南二人聽得最清楚,丁奉不是不知道張南所說的道理。
但是丁奉年少之時就以驍勇聞名,加之他又年輕氣盛,所以他對張南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丁奉的性格一直是,隻要有一線機會,就會拚儘全力嘗試,所以他的身上才會受那麼多的傷。
而雖然張南年輕時亦是個悍勇之將,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再加上劉備的調教,所以他的性格已經沉穩許多。
若是該讓他拚命時,張南從不會有退縮。
但他不會冒著巨大的危險,讓手下的士卒白白送命。
丁奉心中雖然有著不滿,但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
糜暘暫時還不知道因為張南的鳴金撤軍,丁奉心中開始浮現不滿。
但就算糜暘知道了,他還是同意張南的做法的。
攻城戰從來就不容易,誠然剛剛局勢對漢軍來說一片大好。
但是在戰場中,從來就沒有處於絕對優勢的一方,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或許剛才漢軍離攻破武當縣的城門,隻差了那麼最後一步。
但那是糜暘的攻心之計先擾亂了城中魏軍的軍心,才有的這番效果。
現在隨著魏軍援軍的到來,武當城內的魏軍軍心複振,那麼武當縣就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了。
這時糜暘的大部分注意力,正集中在己方大營外不停遊走的魏軍援軍上。
站在巢車之上的糜暘,他的目光在那一麵麵土黃色的魏軍軍旗上不斷流轉。
最後他的目光定格在其中一麵旗幟上,那麵旗幟上的姓氏令糜暘產生重視之感。
司馬。
本來糜暘還好奇為何魏軍援軍會如此快抵達,但若是那匹黑馬在的話,糜暘對這點便不會太過好奇了。
在司馬懿遇到他的恩師諸葛亮之前,他本就是一位擅長打奔襲戰的將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