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曹丕的那一腳踹到曹泰的胸膛上時,曹泰隻感覺胸口處立馬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痛。
甚至於他的身軀,都因為曹丕的這一腳而向後倒去。
但就在曹泰倒下之後,他還是強忍著身體上的疼痛,捂著胸口從地上爬起,然後跪在曹丕的身下。
這就是為臣者的悲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隻是曹泰的表現沒有讓曹丕有所憐惜,見曹泰複又跪倒在自己身前,曹丕再次提腳踹去。
當曹丕的腳再次重重地落在曹泰的胸膛上時,曹丕的怒吼聲再次傳出:
“你父是何等英雄人物,為何你要讓朕如此失望!”
曹丕之所以會如此憤怒,不是因為兩萬騎軍的喪失動搖了大魏的國本。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點曹丕當然知道。
曹丕憤怒的是,兩萬魏軍鐵騎敗的太慘,太憋屈了。
可以說若是兩萬魏軍步卒被關羽率軍正麵擊敗,隻要那員統兵大將敗的情有可原,曹丕亦不是不能原諒。
而現在是兩萬魏軍鐵騎被兩千多步卒打敗,曹泰與夏侯霸還是他一力任命的統兵大將。
這場戰役是他真正意義上作為主帥的第一場戰役,所以曹丕才會感到如此憤怒。
這場戰役,讓他的麵子大大受損了。
毫無意外的曹泰被曹丕的腳再次踹倒,而當他再次爬起之時,他的嘴角已然掛上一絲血跡。
在古代,是真的有人被踹死的先例的。
在場中的大臣看到這一幕後,臉上都浮現不忍之色。
雖然在場的大臣大多是士族出身,與曹氏宗親一向不太對付。
但是兔死狐悲,曹丕對宗親都如此狠心,何況其他人呢?
而前段時間曹丕與曹泰那副兄弟情深的景象,還在諸位大臣中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呢。
往日與今日對比之下,足可體現曹丕現在的憤怒與他刻薄寡恩的性格。
但是雖然曹泰在曹丕的猛踹之下已然受了傷,他卻繼承了曹仁那副堅韌的性格。
哪怕是在已經受傷的情況下,曹泰依然掙紮著起身,在曹丕的麵前跪好。
而曹泰的這副表現,卻在無形中繼續激怒著曹丕。
就在曹丕要朝著曹泰繼續踹出第三腳的時候,一位老臣的聲音及時傳出。
“陛下,安東將軍是故車騎將軍之長子。”
這位老臣正是賈詡。
因為年事已高,所以賈詡在宛城中時而參與議事,時而不參與。
今日因為兩萬魏軍騎軍戰敗的事,所以曹丕特意邀請賈詡出席議事。
而賈詡哪怕是參與議事,他的性格是隻要不到他出言的時候,那他決計不會說一句話。
但是目前場中的情形,賈詡若是再不出言的話,他覺得曹泰可能會被盛怒中的曹丕活活踹死。
而曹丕在聽到賈詡的這句提醒時,他踹向曹泰的右腳頓時停止在半空,最後隻能無力的放下。
賈詡一言道出了關鍵。
曹泰身為兩萬魏軍鐵騎的主將,這場大敗無疑他是要負主要責任。
但是曹泰的身份不一般。
曹泰不僅僅是曹氏宗親,他的父親曹仁還是在魏國大軍中有著顯著威望的魏國勳臣。
雖然曹仁現在已經死,但曹仁遺留下的威望還在。
再加上曹仁剛剛為國捐軀,如果現在曹泰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曹丕踹死,就算曹泰死有餘辜,但是這件事所造成的的影響無疑會非常大。
要知道曹真與曹休都還在世,曹家並非沒有雋才。..
曹丕的政治才能不差,在賈詡的提醒下,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在對於那種嚴重性的考量之下,曹丕最終選擇放下他的腳。
但是曹丕現在卻也不想再看到曹泰、夏侯霸、司馬懿等人。
他揮揮手讓人將曹泰等人帶下去,在曹泰等人離去之後,曹丕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思緒。
他知道現在自己決不能亂。
在經過一會的沉思之後,曹丕轉眼看向張遼道:“文遠,當今情勢有變,若無援軍在外鼓舞士氣,關羽神勇,樊城恐有傾覆之威。”
“現朕打算讓你轉道領軍支援樊城,你可敢前往!”
曹丕問張遼可敢前往,可不是多此一舉。
水淹七軍,卻月大勝,這兩場看似不可能的大勝,已然讓關羽的個人威望達到不可想象的高度。
對於關羽,就連曹丕都是有畏懼心理的,所以曹丕才會問出這句話。
但是在曹丕問完張遼之後,張遼卻趕忙出來對著曹丕一拜道:
“陛下勿憂,臣願往!”
當初曹丕讓張遼前去擊破糜暘時,張遼回答的是效死,現在張遼回答的是願。
效死可以理解為,張遼拚死都會為曹丕擊破糜暘,這也算是一種自信。
而願則代表當張遼轉變目標為關羽之後,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是如何,所以隻能回答一個主觀上的想法。
看著張遼這副勇敢的樣子,曹丕陰鬱的臉上流露出些許笑意。
張遼可以算他目前最為器重的大將了。
在給張遼定下新的任務後,曹丕讓張遼下去準備一下,儘早出征。
想來大軍所需的糧草,在之前已然準備的差不多了。
而在張遼退下後,曹丕讓大廳中的各位大臣紛紛退下,他隻留下賈詡一人。
在眾人都離去後,曹丕甚至屏退了自己的內侍。
而後他緩步走到賈詡麵前,自顧自的搬來一個坐席在賈詡的對麵坐下。
曹丕的這個舉動讓賈詡的眼皮狂跳。
眼前大廳中的這副場景,像極了當初曹丕私下裡請求他如何謀奪太子之位的場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