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建安十六年時,馬超擔心曹操行假道滅虢之計,所以便起兵反抗曹操,從而害死了馬騰等親人。
即使後世有人為馬超的這種行為申辯,認為馬超可能是異族所生,一直受馬騰欺壓不受重視,所以才有這種舉動。
隻是這種想法是不符合邏輯的。
因為馬騰在離開涼州前,將他的所有兵權都交給馬超,這足以說明馬騰是很重視馬超的。
否則馬騰腦袋又沒病,將所有的兵權交給一個一直受他欺壓,不受重視的“庶長子”。
況且之所以馬騰敢入朝,不就是覺得馬超領兵在外作為他的依仗,隻要馬超安分守己,曹操就不會主動對他下手嗎?
這足以說明當時馬騰與馬超的父子關係不錯,否則的話還是那個理由——馬騰腦子沒病。
而曹操之所以會相信馬騰的主動入朝,也正是因為他覺得有馬騰在手中,馬超會安分守己。
這是一種基於過往事實,及古往今來人倫大義的常識判斷,結果後來的事隻能說萬萬沒想到。
而馬超當年起兵之後對韓遂說的那句: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更是暴露出馬超當時的真實想法。
正因為如此,馬超因那次起兵,直接失儘天下士人之心,導致天下人皆唾罵他。
沒辦法,在漢代一個兒子害死父親,這簡直是挑戰世人的道德底線。
從馬超的這種過往經曆可以看出,馬超早期的性格屬於是極度自我,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這樣的人無疑是很難掌控的,所以自他投奔劉備之後,劉備大部分時間都將他束之高閣。
畢竟一個人連宗族父親都可以拋棄,誰能相信他的忠誠。
不過可能因為這幾年來經曆的事情多了,聽說馬超的性格已然有了不小的改變,至少懂得權衡利弊了。
而現在劉備將馬超召來的寓意,幾乎是呼之欲出。
隻是在意外過後,糜暘卻沒有太過關注這個問題。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馬超如何難用也是劉備該考慮的事,他又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可惜糜暘不知道的是,在不久的某一日,關於馬超的起用問題會輪到他來頭疼。
現在糜暘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關於北方的消息收集上。
按照時日的推斷,宛城中的曹丕,應該已經知道他被女裝的事了才是。
憤怒吧,丕鵝。
這要是都不憤怒,你就等著被後世人恥笑數千年吧。
...
糜暘心心念念的丕鵝,現在在宛城中的他,心情還不錯著。
這一日天朗氣清,是宛城進入冬季以來難得的好天氣。
因為天氣甚好,連帶著居住在宛城中的曹丕,心情也變得頗為不錯。
當然身為帝王的曹丕心情好,並不僅僅是因為天氣的緣故,還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連續收到的好消息。
不久前他收到前線杜襲親自送來的戰報,言張遼的大軍已然安全到達偃城之外。
而在張遼的大軍到達偃城之外後,賊軍雖然一直在大營外挑戰,但是他與張遼都打定主意堅守不出。
在己方大軍堅守不出的情況下,賊軍亦沒有對樊城發動攻擊。
按目前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想來用不了多久,賊軍就會無奈退去。
本來曹丕之前在收到劉備到達樊城外的消息後,還在心中擔心劉備的大軍想跟他打持久戰。
但是現在看來,賊軍的目的還是想著速戰速決。
這與之前曹魏諸位大臣的推測如出一轍。
而曹丕就算再不濟,他也知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局勢會朝著他這一方慢慢逆轉。
因為他背後有著曹魏強大的國力做支撐。
除了這個好消息之外,隨著年關將近,全國各地的糧食產量及丁口統計亦陸續報到他的手中。
看著手中那數量喜人的各項數據,曹丕臉上的喜色就一直未曾停歇過。
這各項數據既是曹魏強大國力的體現,亦是他治國有方,百姓安居樂業的鐵證。
這些將來都是要記載史書中,來證明他是一個有道明君的證據的。
當曹丕正式稱帝後,有著遠大誌向的他,就一直想成為一個史家記載的有道明君。
而這樣的數據,怎麼會不讓曹丕這樣一個儒家傳統天子感到愉悅呢?
在那各項喜人的數據之下,曹丕似乎已經可以預見曹魏有朝一日會在他的手中,統一天下。..
可是就在曹丕沉浸在曹魏越發強盛的美好中時,尚書令陳矯臉帶羞怒地來到曹丕所處的寢殿中。
而正在批閱奏章的曹丕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後,抬起頭快速地朝著陳矯看去。
曹丕在看到陳矯的臉色之後,他心中不禁略微沉了一下。
在不久之前,有個同樣姓陳的心腹大臣亦是這樣急匆匆地來尋他。
那次相尋的經曆,讓他現在想起來都猶如一股陰影一般,在心頭揮散不去。
現在他看到陳矯同樣如此,心中當然會有著顧慮。
但是曹丕認真回想了下,之前他在宛城中所下達的一切命令都很是得體並無疏漏之處。
再加上他對張遼的信心,所以他的心也就漸漸安定。
當曹丕的內心漸漸安定下來之後,陳矯已然脫去鞋履來到殿中。
與陳群一樣的是,對於自己剛剛收到的那個消息,陳矯沒有膽子說出來。
他隻是快速來到大殿中,將自己手中的情報交給曹丕一旁的宦官,讓他轉交給曹丕。
通過宦官的傳遞,曹丕很快就打開陳矯呈上的這封情報看了起來。
但幾乎就是瞬間之後,曹丕本來還算淡定的神色發生劇變。
一種叫做極度羞怒的情緒快速地爬上曹丕的臉上,看著情報上所記載的事,曹丕的雙眼快速地變得通紅起來。
特彆是看到這件事是糜暘做出來的之後,曹丕內心中的憤怒更是直接上升了好幾次檔次。
因此心中的憤怒,曹丕一時之間說不出話。
他隻是用一種想殺人的眼神看著陳矯,他鼻間的喘息聲越來越重,他的胸膛正在因為激烈的情緒,不斷起伏著。
曹丕很想罵人,但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他,思來想去卻想不出有什麼殺傷力的話語。
最後他隻能喘著粗氣將身前的書案推翻,指著南方大罵道:“逆賊!奸賊!”
“他為什麼還不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