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南下的許褚,不久後就將曹丕的聖旨帶到了張遼的大營中。
而曹丕之所以要下令張遼主動出擊,最大的目的乃是雪恥。
所以在許褚手持聖旨南下偃城的時候,曹丕還特地派出許多使者將他的詔令傳達到南陽郡全境。
既然是為雪恥,那麼這場戰爭就一定要打的引人注目,唯有如此,才能保住他大魏天子的臉麵。
曹丕就是要讓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天子一怒,什麼是吊民伐罪,王者之師。
於是就在許褚到達偃城的那一日,除偃城、樊城之外的幾乎所有南陽郡縣城,都得知了這個消息。
一瞬間,南陽郡數十縣城開始沸騰起來。
南陽郡中的數十萬生民,亦將目光都集中在如今大軍雲集的樊偃一帶。
南陽郡中的凡是忠心於大魏的官員士人,無不對這場即將打響的決戰懷抱著莫大的信心。
誠然在這兩年來,劉備的勢力擴張很是迅速。
甚至在關羽與糜暘的發揮下,以劉備為首的勢力取得了數場震驚天下的大勝。
但細觀那幾場大勝,從漢中之戰的反客為主到最近的卻月大勝,漢軍多是以采用地利或者計謀為主。
大勝是大勝,但幾乎沒有一場正麵在野戰中擊敗魏軍的戰例。
哪怕是漢中之戰時,亦是如此。
當年武帝的漢中之退,並非是在決戰中被劉備擊敗,而是有著很多因素。
所以哪怕是漢軍近幾年來取得再多大勝,世人在擊節讚歎或者畏懼的同時,心理難免會形成一種固有印象。
漢軍善用計爾,若能小心用兵,則漢軍難以取勝。
這種固有印象是很自然形成的。
而形成這種固有印象除去以上原因之外,還因為當世北強南弱的格局,還因為數千來在華夏子民心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南方皆蠻夷的偏見。
蠻夷之兵,若論正麵對抗,何能擊敗他北方華夏正朔天兵?
而這種固有印象,本質上很大程度影響了天下人心的向背。
為何後世許多王朝將曹魏定為正朔,將季漢定為割據勢力?
為何當世許多優異的人才寧願從曹魏的中低層做起,也不願來季漢高就,例如徐庶、孟建等人?
為何季漢內部總是有著投降派,而曹魏內部哪怕內鬥不斷,但在對外時有時卻會難得的一致?
這種種對季漢極為不利的現狀,最開始的誘因正是那種固有印象。
在這種固有印象的影響下,大部分忠於魏室知道曹丕已經下達出兵的人,心中都自然的浮現出雀躍之情。
許多人都在期待大魏天兵,在野戰中堂堂正正擊敗漢軍,正如武帝在世時取得的那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一般。
在這種固有印象的影響下,當偃城外的張遼收到曹丕的聖旨後,儘管他心中有著顧慮,但卻並沒有太大的危機感。
曹丕縱使相比於曹操,武略並不出眾,但蛇無頭不行這個道理他還是懂得。
所以為了保證這場大戰大魏能夠獲勝,曹丕在這道已經漸漸引起天下注意的聖旨中,正式梳理了一下魏軍的領導體係。
七萬多魏軍的主將是衛將軍張遼,副將是鎮南將軍曹休。
本來按照曹魏慣例,曹休縱使職位比張遼低,但是這七萬多魏軍主將應該是曹休才是。
隻是之前發生的種種事,讓本就對曹氏宗親不怎麼親近的曹丕對宗親的信任越來越低,於是乎他就做出了這個安排。
在梳理完七萬多魏軍的領導體係後,曹丕在聖旨中責令張遼領軍對漢軍發動總攻。
收到曹丕聖旨的張遼,再也不遲疑。
他馬上下令在偃城外的五萬魏軍,從偃城外拔營朝著樊城逼近。
目前在樊偃一帶集結的魏軍,都是訓練有素的大軍。
所以在張遼的命令傳遍全軍後,一直整裝待發的五萬魏軍不久後就從大營中開拔來到了樊城之外。
當張遼親自率領五萬魏軍到達樊城與曹休所部彙合之下,曹休亦知道了曹丕聖旨中的內容。
在知道自己竟然成為張遼這個異姓二臣的下屬後,曹休的臉上很自然地便浮現了不悅的神色。
這應該是魏公國建立以來,大魏宗親第一次受到異姓將領統領的先例。
這樣的第一次令性格剛烈的曹休感到不悅,或者說有點恥辱。
隻是心中對曹丕的這個安排再有所不滿,曹休也不可能明麵上去違抗聖旨。
再加上他也知道大戰在即,若現在魏軍發生奪權的事件,那帶來的結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所以很快曹休就將他心中的不滿,給暫時壓了下來。
張遼及許褚諸將當然也看出了曹休臉上的不悅。
不過隻要曹休不發作出來,忌憚於曹休的身份,他們也不可能對曹休做出什麼處置。
況且目前戰事要緊。
張遼是征戰經驗豐富的老將,早在他知道曹丕有出兵的意願後,他便一直在思考著來日如何排兵布陣。
而隨著漢軍撤圍樊城駐紮在漢水北岸之後,他之前謀劃的種種作戰方略都被無形中推翻。
什麼前後夾擊,什麼誘敵深入,在關羽的先一步洞察之下,都已經化為泡影。
現在張遼能做的一個作戰方式,便是以優勢兵力壓上去,與漢軍痛痛快快的戰一場。
看過去有些呆板,但這樣的作戰方式,其實才是古代兵爭的主旋律。
在心中做好打算後,張遼當即下令全軍今日好生休息一日,明日一早辰時全軍整軍出發。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的,很快時間就來到了第二日的辰時。
時值寒冬,哪怕是已經到了辰時時分,但是樊城外的整片天空還是顯得陰沉沉的。
至於陽光,已經快半個月沒出現在樊城外的大地上了。
隻是儘管天色顯得很是壓抑,但是在張遼的軍令之下,七萬魏軍還是準時地在各自將官的率領下來到樊城外開始集合。
早在五更時分左右,這七萬魏軍就已經飽餐一頓。
甚至為了激勵士氣,張遼還特地下令在今日一早的大軍夥食中,加入了些許肉沫。
這讓這七萬魏軍很是想不到,在吃到肉沫後,他們的士氣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士氣高漲的七萬魏軍很快就集結完畢,早就等候在城外的張遼、曹休等將官看到這一幕後,臉上都浮現了些許喜色。
現在站在他們麵前的這七萬魏軍,大多都是由大魏的中軍與外軍組成。
論戰鬥力與訓練程度,他們都是這天下間一等一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