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漢軍軍陣在張飛率領下,已然到了不遠處。
而目前兩方前軍戰場中發生的這一幕,正被兩軍的一應高級將領所察覺到。
相比於魏軍這方的喜形於色,漢軍這一方的將領大多臉帶慌亂。
曹休想要做的是什麼,他們都知道。
隻是在漢軍之中,有兩人臉上並無驚慌之色,那便是關羽與糜暘。
關羽與糜暘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原因很簡單,那便是他們信任張飛。
真實的張飛,可不是演義中那個魯莽無智,甚至在後世的三國遊戲中智力不過10的莽將。
他既是萬人敵,亦是能穩定一方的方麵大將。
張飛並沒有讓關羽與糜暘失望,他身為漢軍前軍的主將,當他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後,他臉上並沒有浮現慌亂之色。
跟隨劉備的這數十年以來,比這更加驚險的場景張飛都不知道見識過多少次了。
現在的場景對他來說,絲毫不能擾亂他的心。
或者說,這樣的場景才是真正的戰場對決。
瞬息萬變,沒有人可以完美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隻是他也知道不能任由敵軍擾亂己方的陣型。
這時隨著許褚騎軍與胡修騎軍的不斷逼近,他身後的漢軍軍陣開始慢慢產生騷動。
兩萬漢軍都將目光注視在張飛那偉岸的背後,他們的目光中有著期待。
這兩萬漢軍都是老兵,他們當然也知道若任由敵軍擾亂己方的陣型,那他們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他們都期待他們的車騎將軍,能為他們挽救現在的局麵。
張飛並沒有讓他們失望。
在胡修的騎軍即將要衝擊己方的大軍陣型時,張飛快速駕駛著胯下的黑馬一躍而出。
這時張飛已然將手中的長槍,換為殺傷力更強的長刀。
張飛在駕馬從漢軍軍陣中出來後,他連續持刀揮砍了胡修的幾名輕騎軍。
在張飛毫不留情的血腥震懾下,胡修的輕騎軍終於從慌亂中清醒過來。
隨後張飛命令胡修的輕騎軍,快速向兩翼散開。
張飛指揮時,是用著他手中那柄帶血的長刀。
在加上他此刻怒目圓睜的樣子,頓時嚇得胡修的上千輕騎軍快速朝兩翼撤去。
而在絕大部分胡修的輕騎軍剛剛撤開之後,緊緊追隨在他們身後的許褚的輕騎軍,就出現在張飛的身前數步之處。
在這麼近的距離中,漢軍的弓箭已然起不了作用。
而這時漢軍的軍心尚未穩定,若這時那三千魏軍的輕騎軍開始朝著漢軍軍陣放箭襲擾,那麼漢軍的軍陣依然會被擾亂。
隻是張飛既然站出來了,就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看著身前的三千魏軍騎軍,張飛臉上浮現一絲殘忍的笑意。
張飛手執長刀,立於漢軍陣前,他口中開始發出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奮擊聲:
“燕人張益德在此,可自來送死也。”
此刻的張飛須發皆張,長纓飛舞,像極了那天上降臨的神將。
而張飛的奮擊聲猶如山中猛虎的吼叫聲,充滿著力量與威懾力。
當張飛的奮擊聲傳入他身前魏軍輕騎的耳中時,直引得魏軍輕騎的耳中傳來一陣劇痛。
在發出奮擊聲後,張飛毫不猶疑的駕馬衝入三千魏軍輕騎軍的先鋒之中。
看著身前的敵人,張飛揮舞起手中的長刀朝前狠狠劈去。
一道冷冽的寒光閃過,一名魏軍騎軍的身軀被一刀兩斷。
關於張飛的勇武,在正史中沒有太詳細的記載。
後世的人因為缺乏史料,所以隻能從史書中的隻言片語中旁敲側擊。
但正因為缺乏記載,所以後世人許多人以為張飛的武力被誇大。
甚至許多人以為張飛隻是一般的武將,數人敵而已。
隻是後世人不知道的是,與張飛同時代的人對張飛的勇武有多忌憚。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禦我。”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
甚至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後的亂世中,亦有許多猛將將關羽、張飛奉為偶像,窮極一生隻為追上關張二人的勇武。
那能得到古代眾多英豪認可的張飛的勇武,到底有多麼過分呢?
史書中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今日的大戰卻會完整呈現,什麼叫做古代的萬人敵!
當張飛一人衝入敵軍的騎軍中時,不過一會,他已然用刀殺死十數人。
沒有傷者,隻有死者。
不是沒有騎軍不想上前來阻止張飛,隻是每當有騎軍圍上來時,張飛手中的大刀就會無情的揮舞而去。
越來越多的寒光在魏軍的騎軍中閃起,愈來愈多的魏軍騎軍落下馬。
後來張飛可能是覺得這樣殺敵不夠解氣,於是乎他不再留手。
使出全力的張飛,猶如天外的神將般駕駛著戰馬在魏軍的騎軍中左突右進。
甚至這時的張飛,連魏軍騎軍胯下的戰馬也不放過。
無數血霧在張飛的身前升騰而起。
擋車騎者,人馬俱裂!
而隨著張飛的不斷奮擊,他身前已然漸漸出現一片不小的空地。
空地上儘是殘肢斷臂。
太殘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