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關羽這番話雖是為寬慰劉備所說,但說的也是他內心中真實的想法。
他之前的身體狀況,本就是沉屙難愈。
在這種情況下,若他之前若是能聽從劉備勸告,回成都好好修養身體。
甚至就從此不再踏足戰場,隻好好地在劉備身旁參讚軍機,或許是能讓他多活一段時日。
但這樣的關羽,還是他嗎?
關羽知道劉備是在為他好,甚至也有許多人因為此事勸過他,他們的本心都是好的。
在他們看來,他沒必要要拖著病體打這場仗。
他完全可以選擇滿載榮譽回歸成都,從此位極人臣,過上一個安詳的晚年。
但是他是關羽!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身體狀況而退居二線,唯有他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有自身的驕傲,他有自身的誌向!
自他跟隨劉備那日起,他便立誓要為漢室嘔心瀝血,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數十年來,他一直在用生命踐行著這個誌向。
所以他隻要能為大漢繼續戰鬥一日,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哪怕自身垂垂老矣,他亦會毫不猶豫地披上戰甲,鼓號出征。
人固有一死,關羽不怕死,他隻怕自己死的碌碌無為。
若在死之前,能用自己的生命為大漢殺出一個郎朗未來,那才是值得的。
唯有如此,才不負他的初心,才不負他的誌向。
而劉備在聽完關羽對他的寬慰後,雖然他的臉龐被淚水所浸濕,但是他眼神中的自責之色已然減輕不少。
關羽見此,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
關羽將他從張飛手中接過的湯藥放在榻沿,他的目光在劉備與張飛二人的身上不停流轉,而後說出了他這時心中的最後一個願望。
“羽不想喝藥,羽想喝酒。”
聽到關羽說想喝酒,劉備與張飛臉上都浮現詫異之色。
但這時彆說關羽想喝酒了,就算是關羽想要天上的月亮,劉備與張飛都會想儘一切辦法做到。
所以在聽到關羽說想喝酒後,性情更為急躁的張飛馬上問關羽道:“兄長要喝什麼酒?”
張飛的問話讓關羽的臉上浮現回憶之色,他似乎想起了一幕極美好的場景。
在嘴角帶著笑意的情況下,關羽說道:“我想喝桃園之酒。”
當關羽說出這句話時,此刻房屋內的另外三人心中齊齊一震。
桃園,桃園。
這兩個字在劉關張三兄弟中,是他們矢誌不渝的兄弟情開始的地方,亦是他們心中最柔軟的所在。
而這兩個字在後世的無數人心中,因為劉關張三兄弟的存在,讓這兩個字被象征了太多的含義。
後世有情有義之輩,誰人不對桃園結義這段千古佳話感到無比向往呢?
或許劉關張桃園結義這件事,是經過一位文學家的手筆才被眾人所熟知,但又誰能保證這件事在曆史上沒有真的發生過呢?
至少曆史中劉關張三兄弟的情義,對得起這樣的千古佳話。
所以哪怕是糜暘這個後世人,他心中也一直有個美好幻想。
他堅信著桃園結義,或許是真的曾經存在過這個禮樂崩壞,道德淪喪的亂世之中。
並成為渾濁黑暗的亂世中,一股閃耀著無數光芒的清流。
正因為如此,當自己內心中的美好期盼在關羽的口中被證實後,糜暘心中的震撼並不比劉備與張飛心中的少。
而相比於糜暘,劉備與張飛更能清楚關羽此時想喝桃園之酒的深意。
張飛想起了那一日在關羽的大帳之中,他與關羽定下的約定:
大戰過後,三兄弟一起去新野的桃園中喝酒。
想起那一日的場景,張飛的一雙虎目已然被淚水所掩蓋。
而早在之前張飛就曾私下將他與關羽的約定,通過上書的方式告訴給劉備過。
所以劉備這時也明白了,關羽想喝的桃園之酒是在哪裡。
新野!
在劉關張三兄弟一生中,他們並非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在一起朝夕相處最久的地方便是新野。
在那處地方,劉關張三兄弟共同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候,相濡以沫是當時劉關張三兄弟狀態的最佳寫照。
但儘管如此,因為在新野城中待得時間久,所以在那處地方中,三兄弟留下了彼此之間許多珍貴的回憶。
最重要的是,在新野中有一處桃園,與涿郡中的那一片很像。
既然如此,那便去!
在明白關羽話語中的深意後,劉備對著關羽承諾道:
“現在正是春季,是桃花最美的季節。”
“我們三兄弟亦好久沒有一同賞玩桃園了。
既然雲長想喝桃園之酒,那我們明日便出發。”
聽到劉備答應了他的請求,關羽的嘴角露出笑意。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正因為不知道,所以關羽才更想儘快完成心中的這個最後念想。
三英再會桃園中,那樣的畫麵一定會很美吧。
他是關羽。
病榻不是他的歸宿,桃園才是。
看著劉關張三兄弟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同決定了明日的行程,糜暘心中有著強烈期待的同時,他卻突然反應過來一件事。
新野縣在樊城的北方,新野雖然距離樊城不遠,快的話就一兩日的路程,但這時的新野並不在大漢的控製範圍內。
所以劉關張三兄弟,要想到達新野的桃園之中,那就唯有一個辦法。
那便是率軍一路往北打上去!
想到此,糜暘的目光逐漸火熱。
桃園之酒是一定要喝的,那麼接下來就隻能委屈魏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