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這兩位公主,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送去襄陽。
至於劉備能不能看出這二位公主是真是假這一點,糜暘倒是沒有多大擔心。
先不說劉備是她們的親生父親,就說劉備那雙善於識人的眼睛,世上就很難有人可以一直在他的審視下瞞天過海。
在安排好這件事後,糜暘便一人回到樓船上的閣樓之中。
隨著兩軍交換俘虜事宜的結束,他回歸益北的時間也近在咫尺了。
就在不久前糜暘收到了李嚴的來信。
在來信中李嚴稟告糜暘他大約這幾日就會到達新野,請糜暘做好交接政務的準備。
而一旦等糜暘回到益北,那便是他開展一係列改革的時候了。
漢軍最大的短板不說完全改變,但至少也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不然來日的大舉北伐,漢軍會吃很大的虧的。
...
就在糜暘想著將二位公主送往襄陽的時候,襄陽城中的劉備卻正在忙著一件大事。
來自江東的使者到了。
本來按照常理,張溫要等著大量的貢品集齊才能出發。
但是一向善於打探消息的孫權,在得知劉備在與曹丕做著交換戰俘的交易後,他那顆疑神疑鬼的心又開始忐忑起來。
他懷疑劉備此舉,有著特殊的含義。
在內心中的忐忑之下,大漢太尉孫權等不及了。
不等所有的奇珍異獸齊備,孫權便當即拜張溫為輔義中郎將,並讓他帶著一部分的奇珍異獸,趕快出發來到襄陽城中拜見劉備。
而劉備在得知這件事後,儘管他對孫權獻上的大量奇珍異獸不感興趣,但是麵對孫權的款款忠心,他倒也不好直接回絕。
現在的大漢,還需要孫權安分著。
所以劉備隻能選擇在襄陽城中的一處高台會見張溫。
因為重視與江東的關係,所以劉備在會見張溫等來自江東的使者時,他還特地召來了一眾大臣陪坐。
乃至於孫權在荊州的兒子孫登亦在座。
等雙方的人都入座後,在張溫的安排下,孫權所上貢的一件件奇珍異獸被擺放在高台之下,以供劉備與一眾漢臣賞觀。
雖然因為時間的倉促,很多貢品都未來得及送到永安。
但是在孫權的嚴令下,此番張溫帶來的貢品也不少。
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等應有儘有,琳琅滿目。
甚至孫權在張溫臨出發前,還特地讓張溫又帶上了珍珠一百筐,黃金兩萬斤作為貢品。
現在那些被世人視為無價之寶的東西,就都儘皆陳列在下方,吸引著許多大漢公卿的目光。
江東富庶,果名不虛傳。
隻是身為漢帝的劉備,卻對那些奇珍財物興趣寥寥。
給他那些,還不如上貢點人才。
不過孫權讓張溫以如此厚禮出使的目的,劉備也是知道的。
所以劉備這時心中起了試探之心。
劉備先看向張溫問道:“太尉近來身體可好?”
彆看孫權比劉備年輕了二十多歲,今年已逾四十的孫權,在當世也算得上一個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麵對劉備的詢問,張溫鄭重一禮後答道:“太尉身體一向康泰,陛下無需掛心。”
見張溫如此說,劉備似不經意間看了在座的孫登一眼,然後他又將目光注視在張溫身上,溫和的言道:
“朕久居西南,亦聽聞過慧恕的君子之名。”
見劉備突然誇獎起自己來,張溫臉上並未浮現自矜之色,他隻是謙虛地拱手道:
“些許薄名,望不礙陛下聖聰。”
張溫的回答,讓劉備微微點頭。
但隨後他就突然話風轉變地問張溫道:“近來益州有災,有大臣進言此乃當朝三公所托非人之故,慧恕以為此言如何?”
劉備問這番話的時候,雖然語氣依然隨和,但他問話中的內容卻讓張溫的心中警鈴大作。
在西漢每當天下有災時,世人都認為是天子失德的緣故,天子往往要為此事負責。
而在東漢時由於三公的權力大大減少,但是地位卻依然超然,所以每當天下有災時,三公就漸漸成為那個要為災異負責的對象。
東漢時有許多三公都是被“因災罷黜”的。
目前大漢中的三公隻有孫權與許靖。
有著這份政治傳統在,再加上劉備突然對張溫這麼說,很明顯他的潛台詞就是在告訴張溫,他有意罷免孫權的太尉之職。
而天下人眾所周知的是,孫權名為劉備的臣子,實則與劉備是聯盟的關係。
孫權大漢太尉的官職,正是維護這份聯盟關係的名義。
現在劉備流露出要罷免孫權太尉之職的意思,本質上是在告訴張溫,他有意要對江東用兵了。
可是這怎麼能行?
在明白劉備話語中的深意後,張溫當即於座上對著劉備一拜道:
“此言不妥。”
見張溫如此說,劉備不置可否,他再問道:
“從何可見?”
張溫答道:“因為太尉乃聰明、仁智、忠誠之臣也。”
當張溫的這句回答一出來,莫說劉備的臉上浮現笑意,在附近的諸位大漢公卿臉上亦浮現了玩味的笑意。
隻是劉備的試探意圖,可不會就這麼輕鬆被張溫所化解掉。
劉備語帶疑惑地問張溫道:“孫仲謀,何能當此譽也?”
麵對劉備的這層疑問,張溫拱手恭敬答道:
“太尉用周瑜於危難,是其聰也;拔魯肅於凡品,是其明也;
平宗室動亂而不害,是其仁也;解甘寧與淩統之仇怨,是其智也;
躬身於陛下天威,是其忠也。據江東而逾製上貢,是其誠也;
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忠誠之臣乎?”
劉備聽完張溫的話後先是一愣,然後不禁大笑起來。
張溫雖然在言語中有為孫權美言之意,展現著孫權的不凡,讓劉備不要輕視。
但他在話語中又時刻在展示著現今孫權對大漢的服從,不至於讓彆人因為他為孫權美言而心生忌憚,可謂是兩者兼顧。
可是張溫的話或許瞞得住彆人,又豈能瞞得住劉備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