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這個政治信號後,諸位漢臣心中的想法不一而足。
有如劉備一樣惋惜的,有鬆了一口氣的,亦有失望的。
至於劉備為何會放棄攻打江東的想法,諸位漢臣從劉備的話語中亦得知了答案。
從表麵上看劉備是因為張溫方才的表現,覺得江東還是有雋才的,所以放棄了攻打的想法。
這一點不可否認是一部分原因,隻不過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
才士者,雋才與名士也。
而當今名士,大多出身於世家。
張溫便是出身於江東諸大世家之一。
甚至以他當今在江東的名望,他對江東孫氏的態度可以理解為,目前江東各大世家對孫氏的態度。
在方才的時候,劉備已然圖窮匕見。
並且目前大漢的兵威是正盛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的方才的話語給張溫帶來的威懾力應該是很強的。
但是儘管在這種情況下,從張溫的言語中不難看出,他還是擁護孫權在江東的統治的。
劉備是帝王,見人見事,決不能隻見一人一事。
張溫的態度如此,足以代表著大部分江東世家的態度皆是如此。
以大漢目前的國力,想一口吃掉曹魏是癡心妄想,倒是若想攻滅江東,是有可能的。
可關鍵在於,滅國之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速戰速決,一種是持久戰。
而決定這兩種情況的,除去大漢現在的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看江東世家的態度。
若江東世家大多還是支持孫權的,那麼攻滅江東之戰很可能演變為一場持久戰。
而以現在的天下情勢來說,一旦攻滅江東變成一場持久戰,從戰略上來說大漢就已經失敗了。
目前天下間的情勢,是三足鼎立,而不是二分天下。
正是因為這點原因,劉備才最終放棄了改變國策的想法。
他不是孫權,絕不會隻注重於眼前的利益。
“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孫權還未深識天命者也,朕再將提枹鼓,順流而下耳。”
最後坐在禦座上的劉備,隻能無奈的發出這聲低語。
...
張溫不知道在他離開之後,高台上的劉備在心中做了一番怎樣的思量。
可是儘管不知道,但張溫從劉備方才的反應中,也已經察覺出一些異常。
在心中隱隱有著擔憂之下,張溫想著要不要將此事通報給孫權。
就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溫心中的憂慮越發深重的時候,鄧芝奉劉備之令,將孫登帶來了張溫的住處。
正在惶恐間的張溫見到孫登到來,他臉上立馬浮現了驚喜以及如釋重負之色。
在張溫出使之前,孫權就曾經親筆修書一封給劉備過。
信中的內容很簡單,那便是孫權希望能讓今次他派出的使者與孫登相見。
之前劉備對孫權的這個請求,還未拿定主意是否應允。
現在劉備願意答應孫權的這個請求,很明顯這是劉備對孫權此番遣使的示好,亦是他寬慰張溫內心的一種舉動。
而鄧芝在將孫登帶來後,他便主動退出房屋之外,給了張溫與孫登獨處的時間。
鄧芝是不擔心孫登會透露一些機密的。
在整個荊州都防備孫登的情況下,若還能被孫登一個少年探得機密,那荊州的防禦措施是得多垃圾。
要是真如此的話,孫權早就打過來了。
在房內好久沒見到孫登的張溫臉上浮現出激動之色,他主動對著孫登一拜:
“臣拜見世子。”
孫權現在的爵位是九江侯,身為孫權長子的孫登,在去年就被劉備封為九江侯世子。
當張溫的這聲世子落入孫登耳中的時候,思念江東已久的孫登,立馬就主動將張溫扶起。
等孫登扶起張溫之後,他臉上的激動之色比張溫還深重。
身為質子遠在他鄉的孫登最怕的是什麼,怕的不就是他父親忘記了他嗎?
孫登可是一直心心念念想著有朝一日回歸江東的。
現在孫權會主動派出張溫與他相見,這足以讓他忐忑不安的內心,受到極大的安慰。
在扶起張溫之後,生性至孝的孫登第一件事就是詢問孫權近來的身體如何。
雖然說剛才在高台之上的時候,劉備已經向張溫問過這個問題。
但是孫登也知道麵對劉備的詢問,如果孫權真的身體不適的話,張溫是不會說實話的。
百善孝為先,張溫見江東的世子是個生性孝順的人,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極大的欣慰之色。
看來在荊州的兩年,孫登並未被劉備麾下的人帶壞了。
麵對孫登的詢問,張溫將孫權的身體狀況一五一十的告知給孫登。
與回答劉備不同的是,在張溫對孫登的講述中,近來孫權的身體並不算很好。
或許曆史上孫權是個很長壽的人,但是今世的局勢與曆史上有著很大的不同。
這幾年來孫權一直處在心情鬱悶的狀態中,而心情在古代是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的。
隻不過孫權目前也隻是有所小恙而已。
在得知孫權身體偶有小恙後,孫登的臉上流露出深重的關懷之色。
看到孫登的這副神態,張溫心中的滿意之色愈發濃厚。
張溫想起近來在江東中張昭一直在鼓噪著擁立孫紹為下任吳侯,他心中不免就難免充滿著擔憂。
在注視儒家傳統的張溫眼中,吳侯這個代表著不同含義的爵位,豈能輕易賜予孫紹?
在懷抱著這種想法的情況下,張溫知道他與孫登會麵的時間不能太久,所以他對著孫登言道:
“在溫從永安出發之前,至尊讓我轉告世子一句話:
誌存經略,博覽經書,恢崇德業,射禦之術,當兼而有之。”
見孫權隻是讓張溫轉告這句話,孫登的臉上不免浮現些失望之色。
在見四下無人之後,孫登小心翼翼的靠近張溫,他附耳問道:
“張君,我什麼時候能回到江東呢?”
麵對孫登的這句詢問,張溫麵色一凝,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為了不讓孫登心情積鬱,他最後隻能充滿安慰般答道:
“江東的元氣,就快恢複了,世子莫急。”
當張溫說完這句話後,孫登的臉上流露出一些喜色。
漸漸長大的他,自然是懂得張溫話語中的含義的。
隻是孫登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句話張溫並沒有說出來。
仲公子,亦快年滿十歲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